深圳晚报讯(记者 周倩) 4月12日,时值第十届全国计划生育学年会之际,由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共同举办的“全国妇科与计划生育专家基层关爱义诊”公益活动在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开展。此次活动旨在贯彻母婴保健法的宗旨,促进女性生殖健康的发展,唤起更多女性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减少不必要的伤害。
此次活动邀请了近十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妇科与计划生育专家为我市女性朋友提供关于女性生殖健康方面的咨询,进行了科学、细致、准确的诊断,帮助她们解决妇产科疑难疾病。记者发现,来院义诊与咨询治疗的女性年龄在20岁至50岁不等,参加咨询和义诊的女性络绎不绝,在现场排起了长队。她们纷纷表示,难得有这样的机会让国内知名专家为自己排忧解难。
据中华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坚介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女性朋友养成了对女性生殖健康不利的生活习惯。近年来,我国女性宫颈炎、盆腔炎、阴道炎等三大炎症发病率居高不下,同时患有子宫肌瘤、宫颈息肉、卵巢囊肿、宫颈癌前病变的人数也不低,且受检女性中约有一半患者同时患有两种以上妇科疾病,此外,逐年攀升的人工流产率,使得女性生殖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为了进一步改善我国女性生殖健康的现状,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联合各方力量发起了“全国妇科与计划生育专家基层关爱义诊”公益活动,旨在通过搭建知名专家与基层医生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提升基层医生在生殖健康方面的诊疗能力与经验的同时,让更多女性能受益其中。
“有关数据显示,八成不孕不育者有过流产史。”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伊爱基金”管委会副主任张彦明表示,作为本次义诊活动的发起方之一,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促进女性健康事业的发展, 在全国相继开展了多项关爱女性健康的公益项目,比如为了让更多流产女性远离重复流产的伤害,于2011年9月与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等单位共同发起设立了“关爱至伊.流产后关爱”项目,目的就是为了以标准化PAC服务模式为流产后女性提供科学的避孕宣教和咨询服务,促进高效避孕措施的落实,有效减少重复流产的发生,提高育龄女性生殖健康水平。据悉,在项目开展的两年来,共计逾百万名女性从中获益。
在义诊活动现场,罗湖区妇幼保健院院长谭敏也告诉记者,本次活动不仅提供了本院医生与行业内知名专家进行学术交流与学习的平台,提高了本院在女性生殖健康方面的服务水平,还积极地推动了医院计划生育工作的全面开展,为更好的呵护意外妊娠女性奠定了基础,避免再次意外妊娠给她们造成的身心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