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晚,据证监会公布的主板审核结果公告显示,浙江时代电影院线股份有限公司的IPO申请被否决。公告显示,证监会对时代院线提出了多达15点的问询,要求时代院线方面补充说明。
对政府补助的依赖成关注焦点
资料显示,时代院线主营业务为电影的院线发行与影院放映,具体包括向旗下影院发行电影、经营管理旗下影院及影院的投资、开发和建设等。
时代院线是一家地方国企,控股股东是东海电影集团(浙江省财政厅100%持股),其他机构股东不少也都是国有背景,包括: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人民政府100%持股),中国文化产业基金,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但地方国企身份并没有让这次时代院线顺利通过申请。
公开信息显示,我国电影票房2016年整体增速放缓,2017年市场形势的发展变化情况,势必会对相关公司业务经营造成影响。对此,证监会发审委提出,发行人浙江时代电影院线应该详细披露采取的应对措施,包括在报告期内分账比例、上座率、影院平均利润贡献等指标趋于下降、控股影院整体亏损 、参股影院亏损面扩大的原因,对发行人业务经营的影响,发行人采取的应对措施等作出说明。
另据相关数据显示,浙江时代电影院线公司2016年电影放映收入和发行收入均同比下降、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比上年下降幅度加大,对此,证监会也提出,公司应该对业绩下降的原因,发行人所处的行业地位和行业经营环境是否已经或者将要发生重大变化,是否对发行人的持续盈利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发行人2017年经营业绩是否存在大幅下滑的风险等内容作出说明。
除此之外,公司方面收到的政府补贴也成为证监会发审委关注的焦点。证监会发审委提出,公司收到的政府补助的具体依据,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相关规定;国家对电影行业相关的补助政策是否发生或将要发生重大变化,对发行人业务经营和经营业绩的影响,发行人现有政府补助是否可持续;以及公司经营业绩对政府补助是否存在重大依赖等也要作出说明。
过半控股子公司陷入亏损
5月19日,时代院线在证监会网站更新了招股说明书,公司拟于上交所公开发行4333.33万股,计划募集资金约为2.98亿元,其中6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2.17亿元投向新建影院项目,2702万元投资于电子商务平台升级项目。但伴随着证监会的一纸否决通知,时代院线闯关IPO的计划也暂时搁浅。
时代院线的经营业绩并不突出。报告期,尽管公司的营业收入稳步增长,但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波动较大,去年的净利润同比下降33.58%。业绩差强人意的背后,是时代院线过半控股子公司陷入亏损困境。去年,正常运营的32家控股子公司18家亏损,而其控股的29家影院中,13家连亏两年。
此外,数据显示,时代院线的业务布局对加盟商有着较强的依赖,在其219家已经开业的影院中,169家为加盟影院,占比高达77.17%。即便是在其大本营的浙江,其拥有的152家已开业影院,其中120家属于加盟影院,占比为78.95%。依赖加盟商模式实现影院快速布局的同时,时代院线也面临着加盟商“偷票房”而被拖累。报告期,8家加盟商因为隐瞒票房被处罚,其中3家停业整顿不少于90天。
今年上半年以来,市场屡屡传出证监会将“劝退”影视公司上市的消息,但截至目前,没有任何官方说法,市场依旧在猜测监管层对于影视行业的真实态度。
就在上周,慈文传媒的再融资方案获得证监会批准,这一消息似乎传递出了一个积极的信号;但今天,时代院线的IPO申请被否,似乎又让行业陷入了浓浓的悲观情绪。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表示,“从大的市场环境来看,当前国家对于影视企业IPO的审查更为严格,这是时代院线上市受阻的其中一个原因。就企业自身而言,时代院线的盈利状况以及业务结构也并不是很好,一方面是加盟院线的资产存在不稳定性,另一方面也会让企业管理存在较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