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宝还创造出精巧雅致、适合晚宴及日常使用的Minaudière百宝匣,其也是世家最具代表性的标志设计之一。百宝匣以珍贵材质打造而成,拥有多格空间设计,可完美收纳时尚淑女的必备配件,有时候更配备了可作为胸针佩戴的饰扣。
1938年,世家创作出Passe Partout万用珠宝,使之成为首个可转换多种佩戴方式的典范珠宝设计。此件作品的主要创新在于两枚花卉胸针下的金属轨道系统,使柔软灵活的黄K金蛇链能自由滑动,且此件珠宝能随意转变成蝴蝶结项链、颈圈项链、长项链、手链或腰带。
1940 年代
1945年,在战后经济还未完全复苏的大势之下,法国高定设计师们已经开始重新致力于塑造一种富有女人味与魅力的时尚风潮。淑女们很喜爱这些优雅剪裁,且热爱在夜晚穿上刺绣连身礼服,并搭配钻石胸针和项链,于胸前呈现出华丽感。
在此十年期间,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宝持续受到大自然与高定时装的灵感启发,创造出黄K金花束与多彩鸟,以及精致蝴蝶结与丝带的大胆立体雕塑设计。
此时期为了向女性形象致敬,世家在美国创作出芭蕾舞者与仙子胸针,而美国客户则认为这些胸针是欢乐与回 忆美好时光的象征。此系列作品是使用钻石镶嵌,并搭 配红宝石、蓝宝石和祖母绿,以俏皮姿态或搭配羽翼展现优雅与动作。由于无比珍稀,此系列创作持续受到收藏家喜爱。
在这些充满立体感的创作中,世家最钟爱的主题便是蝴蝶结,因为无论简单或复杂,蝴蝶结都能优雅地呈现光与透明的效果。在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宝的“黄金之手”手中,黄K金摇身变成如同蕾丝般细腻精巧,呈现出绝美的立体透视效果,例如1945年的Lace bow胸针。
1950 年代
取材自1940年代后期的高定时装与自然主义。当时,女士在日间着装时,倾向于佩戴的胸针均以黄K金为镶座,同时饰有弧线、格纹、扭纹、柔软缎带、细绳及花束的图案。
在搭配晚礼服时,则会佩戴更具1950年代特色的瀑布式钻石设计(瀑布、葡萄藤叶胸针、三叶草胸针),以及蓝宝石与红宝石的花束胸针(蕨类植物)。
大自然一直以来是世家所热爱的灵感主题之一:自 1920 年代起至今,精致的花朵和盛开的花卉,以及真实或神话中的动物,赋予无数作品生命力与诗意。1950 年代,使用隐密式镶嵌所创作的Chestnut leaf 胸针和Pastilles 胸针再次重现大自然之美。
1960 年代-1970 年代
1960与1970年代是世家作品蓬勃诞生的时期,天马行空的创意反映着彼时的生活方式与时尚风潮。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宝在异国文明的吸引下,将目光转向波斯、远东与南美洲,并在1965年至1970年晚期的作品设计中融合了此类异国情调。
Van Cleef & Arpels 梵克雅宝的动物系列随着时间的演进,有越来越多的作品加入,长着黄金鬃毛的 Elephant 胸针和山羊角镶钻的Capricorn 胸针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作。以现实主义角度诠释大自然的风潮,逐渐被风格化创作所取代,缅甸红宝石和钻石镶制而成的 Five leaves 胸针就是经典例子,这件作品曾为歌剧歌唱家玛丽亚·卡拉丝所拥有。
钻石始终为最受欢迎的宝石,可单独镶嵌亦可用于衬托红宝石、蓝宝石或祖母绿的色泽,例如采用隐密式镶嵌的Fuchsia胸针。
波斯与中国亦是世家创作的主要灵感来源:龙、狮子或佛祖元素被大量采用,设计为长项链上的吊坠,可拆卸转化为胸针。中南美洲的考古研究与旅游业的发展,激发人们开始注意玛雅与哥伦布前期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