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BA公司制作的秩序册里,密密麻麻排列着近20家赞助商和合作伙伴的名字;基本上两天里的每一项活动,都有单独的冠名赞助;在比赛的间隙,不少深度合作的赞助商,还有单独的活动展示时间……
而青岛这座城市也全力配合,全明星赛的大幅海报早早就挂满了城市的主要街道,地铁3号线甚至特意打造成了CBA全明星周末的专列。
然而,最后一场正赛的精彩程度却似乎没有与前期的造势相匹配。
南北明星队在球场上的75次三分出手将整场比赛变成了“浪射”大赛,剩下的就是双方球员你来我往的简单突破和上篮。不得不承认,郭艾伦的各种穿花绕步让球迷眼前一亮,而他和易建联、王哲林之间的单挑也有足够的笑点。
但这样的精彩瞬间实在太少,郭艾伦的幽默和自我娱乐精神也不足以撑起整个正赛。
其实,在全明星周末开始前,CBA外援哈德森和福特森这几位没有入选的大牌球员在社交网络上就已经发出了抱怨,甚至得到了部分网友和球迷的声援。
一方面,这些外援的牢骚也侧面反映出了全明星赛在球员心中的地位和价值;而另一方面,这些质疑也值得思考,到底什么样的球员才真正适合“全明星”的头衔,甚至真正配得上全明星的舞台?
给本土球员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在这个“纯娱乐”的舞台上,或许一种平衡更加重要:
这是一种全明星周末价值和赞助商的平衡,是一种球迷期待和球员自我娱乐能力的平衡,更是一种个人能力与明星头衔的平衡。
这其中的尴尬,应该如何解决,真是一道难题。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