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职场小故事(06)别做那只独自翱翔的大雁
2022-08-15 09:42 来源: 阿学沉鱼
原标题:职场小故事(06)别做那只独自翱翔的大雁
秋风吹,落叶黄,北雁南归。在天高云淡、景色宜人的秋季,我们时常会见到一群群南飞的大雁。它们一会儿排成“一”字形、一会儿又排成“人”字形,它们咕咕嘎嘎的叫声响彻云霄。但是我们一般很难会见到单飞的大雁,因为脱单的大雁很容易发生危险甚至是面临死亡。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还有我们的职场发展与职业晋升模式和概念,也在随之不断的发展变化和迭代升级。分析职场发展和职业晋升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如今,有一种职场现象和职业理念,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与认可,甚至已经开始深入人心。那就是,在当今和未来的职场发展与职业晋升的管道中,曾经单打独斗的个人英雄主义,已经没有更多的市场和空间。而团队和协作,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和旋律。
老杨今年40多岁,大学毕业以后,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努力和卓越打拼,他从一个普普通通的策划助理开始,然后再从策划专员、企划经理一直晋升到企划总监,他被公司上上下下认定为全能型人才。因为老杨总是把那些被公司或者他个人,认为的重点和重要的工作独揽在身,然后再拼尽全力去完成,并努力追求优质和高效。
在任公司企划总监期间,老杨基本上就把产品经理、市场部经理、品牌经理和市场调研经理等众多的角色与专业,其中大部分的重要工作与事项,全部优先集合承包在自己的名下。企划部只是招聘一些初(中)级策划师、初级文案、业务主管,更多的时候甚至是新手,协助自己从事一些事务性和打杂类的工作。那些相对比较重要和复杂的工作,特别是那些需要更高智慧与灵性的创意与突破,老杨总是不放心下属的能力和水平。
即使是招聘更高级的策划师,他依旧是放心不下。他想,与其这样劳心劳神,那还不如自己干得了。由于工作量经常处于超负荷状态,以至他根本就没有什么工作时间概念。碰到策划的项目比较多和复杂时,他可能连着个把月都不休息。并且完全是自主和自愿加班加点,不要公司一分钱的额外报酬和奖励。
在保证优质和高效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下,老板当然是非常的喜欢和欣赏,因为这样的好事与实惠,老板可是打着灯笼都不好找的呀。一是为公司节约了人力与管理成本;二是减少了商业秘密的管控风险;三是也为其它的部门,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与范本。所以每到年终的时候,在公司职能部门的老大序列中,老杨的奖金自然是最多的一个。如此一来,仿效和跟风的部门也是不少。
然而,滚滚向前的市场经济与历史车轮,却慢慢的将老板的喜悦与欣赏、老杨的拼命与实惠、同事的仿效与跟进无情的碾压,因为有一天老板一觉醒来,突然发现市场竟然是完全变了个天。市场需求、行业竞争和发展趋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而他们的所有市场概念和行为,几乎还是在原地踏步不前。
公司的经营与市场的真实距离,已经是越来越遥远了,企业面临着生存、还是死亡的残酷选择与不二抉择。经过痛定思痛,老板决定进行中、高层大换血,凡是没有行业视野和没有趋势概念的一律辞退。同时,要求按照岗位职责明细分工的原则,匹配和完善相对应的专业人才,而不是纯粹为了节约,让一个人独包独揽多岗位的工作和职能。
痛定思痛,老板终于意识到,一个人、那怕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他(她)的时间、精力、专业、特长和素质等等,都是有其不可忽视的局限与短板,不可能高效满足所有的岗位职责需要和需求。公司必须要摈弃以往的全才和个人英雄主义的理念和做法,重新审视和改进用人标准与管理理念。
老杨属于被辞退的名单,虽然大家都觉得有些意外甚至惋惜。一是老杨认为他的企划思路、理念、概念和策划都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那些执行部门;二是老杨认为自己一个人就能干并胜任的工作,不需要、也没必要匹配那么多的人才。其实老板的本意并不想要他离职,毕竟老杨为公司的发展和利益,曾经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本人也还是有一定的能力和水平,关键是要积极转变观念和状态,但老杨拒绝改变和调整。
老杨从公司出来后,又先后在两家企业应聘担任企划总监,但还是喜欢大包大揽和唯我可用,以至在试用期结束之前,就因为担心他一人独大(不喜欢配置副手和中高级专业人才)、后继乏人(不招聘、不培养可以替补、进位的人才)和策划不力(专业分工不明晰与职责笼统、传统思维模式与理念、习惯性策划模块与闭门造车式方案等),而无法转正和留任。
对此,老杨自然是一万个不服,更谈不上什么反省和转变,一气之下便决定自己另立山头创业好了,于是成立了一家策划工作室。招聘了几个业务员和应届毕业生做助理,借助曾经积累的资源和关系,大大小小也接了几个单。但由于他的方案总有某项短板或者局限,有点规模或者层次的企业看不上,太小的企业又非刚需,导致成功的概率非常的低。咬着牙关坚持了半年时间,最后面临着揭不开锅的尴尬和压力,无奈只好将员工辞退歇业。
但此时找工作却又成了一个难点,和以前平行的岗位与待遇,一般的企业好像对他又不太感兴趣,而福利待遇低一个层次的企业,又想找年轻一点的员工。偏偏处于高不成与低不就的职业生涯阶段,生活压力却又是最大和最重的时候,只是此时的后悔与调整,终究难以重现曾经的美好与辉煌,毕竟老杨此时已经离开了,职场跑道的黄金跑道和位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布于:黑龙江省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