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div=-1,id:0
城市晚报四平讯亮眼的红色外衣,打理整齐的头发,初见张明久时,这位78岁的老人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子不一样的精神矍铄劲儿。虽然身体有些小毛病,但有着20多年打门球经历的他有着与众不同的幸福哲学,那就是别把自己看得那么老。
老有所学——
退休后开始学习打门球
“退休了时间也充裕了,没事时就总想着干点什么。”张明久今年78岁,家住天桥南街与光明路交会处附近,平时在四平市军休干部管理中心参加各项业余活动。
初见这位老人时,无论是从穿着还是从精神状态,都很难将78岁的年纪与他联想到一起。开朗的性格让张老很健谈,无论话题是他打了20多年的门球,还是保健和养生,他都会滔滔不绝地与记者分享着人生的感悟。其中尤其是打门球这项运动,给张老的业余生活带来了很多快乐。
张明久1983年因病退休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养,身体逐渐恢复,1992年张老开始接触到门球这项运动。“当时的条件十分简陋,没有专业的场地,连人数也只有七八个人。”张老介绍,虽然有很多的限制,但是参加门球活动的人热情很高。
不懂规则和打法?那就请老师来讲课。没有专业的场地?那就到附近的公园寻找一个地点。就这样一点一点的学习和进步,张老和他的球友们进步都非常快,而且每天都会花很长的一段时间进行练习。过了大半年,张老和球友们的门球技术有了很大提高,经过推荐后,张老的这支门球队就代表吉林省到黄山参加了比赛,全国共有40多支球队,张老所在的球队获得第十二名的好成绩。
“利用退休后的时间学习到了如何打门球,我感觉对我的生活大有裨益。”张老说。
老有所乐——
与众不同的生活诠释着幸福哲学
“打门球好,健身又健脑”这句话张老常挂在嘴边,他解释说门球这项运动不仅要手脚配合,而且还要不时地思考着球的路线和接下来的战术,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身体和头脑。而且在打门球时,精神特别的集中,让人能一下子投入到这项运动中来,感受到运动带来的快乐。
“无论干什么事,别把自己看得太老。”张老说,很多人退休之后心态都会出现波动,感觉不幸福,而他自己总是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这也是张明久的幸福哲学。天气好时,每天坚持打几个小时的门球。在他的带领下,老伴也开始打起了门球,而且技术不错。“从接触门球开始,我们的门球协会已经累计有14对夫妻一起参加门球活动呢。”张老说。
2014年初,张明久还参加了四平市军休干部管理中心的摄影协会和书法协会,并担任了两个协会的代理主任。摄影和书法又丰富了张明久的业余生活。“虽然不擅长,但是却非常喜爱。”张老有些腼腆地说。
一柜子的门球比赛获奖证书和奖杯,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浑身上下的精神矍铄劲儿,就是这样,张明久的幸福哲学诠释出了不一样的老年生活。
(记者杨成启报道/摄)
[责任编辑:yfs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