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奢侈品不仅是一个小玩意或某一样东西,而它也可以是值得我们回忆的非凡体验。最近海外一家新兴公司IfOnly便抓住这个灵感。建立连接粉丝与超级巨星之间的接触,并且每卖出一项体验就帮助一个慈善机构或事业。同样的方式在国内也存在像“时间拍卖”,“约见”等同类型平台。
本刊记者 邵晔
自媒体——用户体验与粉丝时代
最近刚刚热播结束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引爆了粉丝经济,剧中“都教授”的睡前读物,女主角的水钻鞋,以及“啤酒和炸鸡”都成为了粉丝们追逐的热点。甚至有粉丝不惜花费几千元来抢购男主角的见面会门票。就如哲学小说“苏菲的世界”里说的,没有任何事物是偶然发生的,每一件事物发生都有其必然性。有需求,才有市场。有人说,2014年网络营销转型将进入“用户体验”与“粉丝时代”。谈起粉丝时代不得不提明星自媒体,之前某明星推出微信公众平台的付费会员制。刚刚推出就引来足够多的目光,明星与粉丝之间的互动方式不同于以往,传统的粉丝经济也似乎有了新的可能。用户可以通过付费成为微信平台的会员,而会员也被分为10元的月卡、50元的季卡、100元半年卡和168元的年卡。成为微信公众平台的会员之后,可以根据不同的会员等级享受特权。而后有人算了一笔账,按照某某明星微博上5700多万粉丝估算,他的微信粉丝上百万不会成问题,如果这些粉丝都愿意付费使用,那么微信的日收入就可达到700万。越来越热的自媒体,微博大V,facebook,LinkedIn,名人通过各种方式建立起自己的社会价值,无论你是生存在哪个国家、活跃在何种“地位”的明星:无所畏惧,不怕羞耻,凸显深度,亲民有爱心,这几个要点是不得不遵守的“潜规则”。但是当自媒体成为“吸金”利器,市场环境面临诸多掣肘,自媒体也许还不是一个合法的市场主体。
从自媒体回归线下face to face
IfOnly与时间拍卖
IfOnly 售卖的是与不同领域名人相处的经历以及特殊定制的纪念品等。比如:从与奥运游泳冠军进行15 分钟的网络视频,与泰森一起共进午餐,还是与好莱坞影星一起走电影首映红毯,甚至和科比在纽波特海滩的私人场所会面一起合照,我们都可以在网站找到实现的价格,价格从数百到近十万美元不等。也许你会用“呵呵”来表达不同看法,但是从If Only 刚刚获得1200 万美元的融资,投资方名单上除了投行这类固定角色外,当中还有在硅谷出名人脉广的雅虎CEO 梅耶尔、Salesforce 创始人Marc Benioff 等人,我们可以确定这样的市场的确存在。IfOnly 会从最终交易额收取20% 手续费,其余则规定至少10% 用作慈善用途,但至少目前上面的名人都不约而同将绝大部分收益用于慈善。
而明星为何要到新平台上来拍卖自己的时间,“时间拍卖”创始人张迪奇说从他们最先切入的创投圈来看,其实很多知名的VC也还是有见人需求的,但公开的社交平台的缺点在于没有过滤机制,任何人都可以向他投递信息,他无法以最省力的方式筛选出靠谱、值得见的人,所以需要一个帮忙过滤的平台。而“拍卖”或许就是一种过滤的好形式——出价越高的人,对竞拍对象个人价值的认可度便越高,同时他的眼界和见解能和竞拍对象对等,从而完成一场愉快对话的几率也就越高。
从二者营销理论来看,同时回归了线下的face to face的模式, 在这竞争激烈的互联网创业大潮中,自媒体,自明星表现形式门槛较低,而IfOnly和“时间拍卖”都突出了一个“高”,为高收入人士定制,为高才学的人士制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