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进入深秋,话说还有半个月冬天就要来了,小巫这两天居然还能在大街上看到光腿的姑娘,我也真是醉的不行了。冷风飕飕!小巫是早早就穿上了保暖神器——秋裤!下面就由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的杨主任给我们讲解一下对抗突然降温的妙招。
下段要松——鞋袜最好稍大点。冷天人体毛细血管处于收缩状态,如果鞋袜过紧,压迫脚部,会影响脚部的血液循环,使脚变得更冷。很多女性穿过紧的靴子反而会冻脚就是这个道理。鞋子的尺码选择稍大些的,最好能垫一双棉鞋垫,脚部活动还有些空间。另外,鞋底最好稍高些,这样可以隔开冰冷的地面。
另外,由于有的围巾是用羊毛、兔毛以及化纤原料等制成的,这些织物的细小纤维被吸入人体后,不但可能让人觉得发痒、打喷嚏,还可能产生过敏反应,严重的会引起过敏性鼻炎、肺炎、支气管哮喘等。那些已经患有哮喘的人最好不要带有毛的围巾,很容易会诱发哮喘。
穿秋裤别纠结——追求时尚的人对穿秋裤总有点纠结,需要注意的是—些人更要早穿秋裤,比如痛经、月经推迟、月经不调者。从中医角度讲,这类人属于阳虚体质,一到冷天四肢就冰冷,如不穿秋裤,相当于雪上加霜。当然,如果抵抗力一直较好,很少穿秋裤,或属于阴虚体质者,不穿也无妨。但在寒冷的天气,如果出现喉咙发干、发紧,晚上睡觉时双脚很难暖和,建议穿上秋裤,以防生病。
捂后背——入秋后,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只有聚足阳气,才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冬天就不怕寒邪侵袭了。后背上的督脉有温阳的作用,因此,养护阳气就要让后背暖一暖。睡觉还铺凉席的赶紧撤下来。
中段要燥——内贴中松外收口。很多人认为天冷就多穿点,可是裹得厚厚的既笨重也不一定暖和。其实,降温天穿衣服最好分层穿,有个口诀:内贴中松外收口。内衣最好柔软贴身,有助于增加保温性。中层的衣服吸湿性要强,不要过紧,保持干燥,否则不但不利于保暖,还会减弱抗寒能力。外套一定要防风,最好在领口、袖口、腰部、脚踝处有收口的设计,可以防止冷空气趁虚而入,造成热量散发。
捂肚脐——肚脐归属任经,对女性而言,私密重要的器官都归这里管,风寒入侵会诱发痛经等妇科疾病。晚上睡觉喜欢蹬被子的人就别指着被子护肚脐了,还是穿上睡衣更保险。
对于小巫这样的的老人家来说真真是怕冷,也奉劝爱美的姑娘们还是保暖最重要啊!长期受风寒侵袭最容易发生骨关节炎等骨性疾病,为了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请穿上你的御寒神器吧!
感冒期、女性月经期、孕产期,这三个特殊时期一定要穿秋裤,哪怕多穿条裤袜也是好的。这三个时期人体抵抗力相对虚弱,若不注意下半身保暖,一旦受了风寒,不仅会加重病情,还容易诱发其他疾病。如月经期不注意保暖,可能会诱发痛经,以及盆腔炎、阴道炎等妇科炎症。
上段要紧——口罩围巾不能少。人体热量大部分从头颈部散发。颈部受寒可能引发血管收缩和颈部肌肉痉挛,所以一定要戴围巾或穿高领衫,尤其不要让脖颈暴露在外。每到降温天都会有不少面瘫患者,主要是因为面部神经受到寒冷刺激造成神经组织缺血水肿。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全副武装,戴上口罩、围巾、帽子,保暖挡风。
捂三段暖三处有技巧
家长不要给孩子佩戴过长的围巾。在小孩玩滑梯、乘坐自动扶梯或坐着自行车摩托车后座时,要注意将围巾掖到衣服内。一旦发生围巾绞缠引起的窒息事故,旁人应先划破围巾,解除患者脖子上的束缚;同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如果施救者会心肺复苏术,可及时进行心肺复苏。
预防时尚病:
捂双脚——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脚上有很多穴位,如足三阳经的起点,掌管着肝脾肾等重要器官,受风着凉自然会影响这些器官的正常工作。手脚冰凉及体弱的人,不妨晚上穿双薄袜子入睡。秋天皮肤干,脚跟容易裂,洗脚后穿上袜子睡,还有很好的保湿效果。
留意围巾病——有不少人喜欢把围巾围在嘴上,兼作口罩用,可以阻止冷空气进入呼吸道,起到保暖作用。但西南医院急诊科任小宝说,这样其实有很大的潜在风险。把围巾当口罩,嘴的部位经常处于潮湿状态,致病的微生物、细菌和尘埃等有害物质就容易积聚在围巾上,这些病菌很容易进入呼吸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