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桂山建设中的社区体育公园一角。
核心提示
建设社区体育公园,是2014年中山十大民生实事之一。按照要求,今年每个镇区将建设2-3个社区体育公园示范点,建设全民健身服务站点24个。
日前,市体育局下发 《中山市社区体育公园建设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方案,我市的社区体育公园,将参照“珠海经验”,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配备灯光篮球场、小型足球场、羽毛球场等。据悉,市财政将为每个镇区配备30万元建设启动资金。
据介绍,社区体育公园建成后,不但会成为市民安全、舒适、便捷的健身场所,还将会为市民提供交往、休闲、文化的公共空间,同时提升中山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水平。
1为什么要建体育公园?
推进全民健身设施延伸
社区体育公园是建在社区(村)周边、面向公众开放、以体育健身和游憩为主,配置一定数量和规模体育健身器材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树木绿地功能、生态健全、景观美化、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设施。
市体育局介绍,此前,我市已完成了100%镇区建有全民健身广场、100%行政村建有健身苑、100%社区建有健身点、100%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等建设目标。在此基础上,将继续推进全民健身设施向自然村延伸,鼓励各镇区充分利用本辖区现有的体育设施、闲置地及公园绿地等场地,在人员流动密集的场所建设体育公园,并与社区其他公共配套设施相结合,更大地发挥其综合效益。
2体育公园和健身苑(点)的区别在哪里?
必须要有篮球场和小型足球场
市体育局介绍,社区体育公园需具有娱乐性、休闲性、开放性和多功能性等特点,体育设施建设应以户外体育设施为主,满足作为一般公园绿地的本质功能,并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增加建造其他公共设施,但体育设施必须与园林绿化融为一体。
按照规划,社区体育公园,与健身苑(点)的区别除园林绿化的要求外,“标准化”、“规范化”是体育公园的建设特点。“一般来说,健身点对场地面积和健身设施未有明确的要求。比如,场地多大?是否需要建足球场、羽毛球场。而体育公园的建设,则要求“标准化”和“规范化”。
记者获悉,我市社区体育公园的标准化要求包括,建设面积约在3000平方米左右(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需有一个或以上标准的塑胶(或水泥)灯光篮球场;一至两个标准的五人制或七人制人造草皮足球场(门球场或塑胶网球场);一个400平方米左右的水泥(或大理石)健身广场;一条200米以上的健身步道(宽度约1.2米左右);20件以上的健身路径(可分散安装在绿地中);至少两副室外乒乓球台;小型儿童娱乐设施(不作硬性要求);公共卫生配套设施;草坪、树木等自然景观;公园的入口、公共活动区域、坡道、台阶、指示标等。
3谁来建设社区体育公园?
市财政扶持 各镇区配套建设资金
为激励各镇区尽快开展和按时完成社区体育公园建设任务,市财政将给予每个镇区30万元建设启动资金,作为前期建设的基础性资金,各镇区要按照属地投入管理的原则,根据当地社区体育公园建设实际需求,统筹安排资金,确保资金落实到位。在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的同时,可进一步整合资源,组织社会资金参与建设,共建共享,可探索以社区体育公园为基地,引入社会力量,丰富公共体育服务提供方式。
此外,我市还设置了奖励措施。按照“先完成、先奖励,奖先进、促后进”的原则,市社区体育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2014年11月份将对社区体育公园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按时完成建设2-3个社区体育公园的镇区,再给予15万元奖励。
4建好了谁来进行后续管理?
或采取外包服务形式
市体育局要求,各镇区要做好社区体育公园的资产管理,可引进专业化管理机构,采取外包服务形式加强对社区体育公园设备设施的后续保养、管理。充分发动社区居民志愿者参与日常管理,引导市民安全文明地使用公园设施、爱护社区公园。
有镇区介绍,将倡导建立社区自治的管理机制。通过自我管理提高居民公共道德水平,引导居民安全文明地使用公园设施、爱护社区公园。
“一是政府出资金为主的方式对镇区的体育设施进行维护、更新。二是由各村、居委会体育工作负责人对本辖区的体育设施进行日常管理,发现有损坏及时上报维修。三是各体育公园的管理者(志愿者)对相关的设施进行日常管理。”我市一镇区体委工作人员介绍说。
记者走访:
五桂山在建社区体育公园4个边角闲置地块变身健身场所
记者从五桂山办事处获悉,五桂山计划在今年重点建设4个社区体育公园。其中,龙石村龙塘社区体育公园已完成地基建设,预计最快6月份可开放。
龙石村龙塘社区体育公园,位于龙塘工业大道边,规划用地约20亩,总投资为250万元,建设项目有1个健身广场、1个综合舞台、2个篮球场、1个小足球场、小型跑道及捐赠林。
近日,记者随五桂山体委工作人员前往龙塘社区体育公园建设现场踩点看到,公园的地基建设已基本完工。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前,这里是社区一个健身苑点,建有一个灯光球场,而旁边则是一片荒废的空地。“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征用土地的前提下,通过升级改造小规模、不规则的‘边角闲置地块’,建设起了体育公园。”改造后,原来灯光球场旁边的空置地块,全部被改造成社区体育公园,将更好地满足附近厂企员工和村民的健身需求。
据悉,利用边角闲置地块,建设高品质、集约型的社区体育公园,成为中山社区体育公园建设的基调。据介绍,桂南村沙爷河社区体育公园,则是利用沙爷河旁的闲置用地,建设成融合观光、休憩、健身等多种功能的休闲广场。又如桂南的树山香樟公园,充分利用园区内原有的香樟树,再铺种5000平方米草坪,增添健身设施,增建1个小型足球场,使原来“脏乱差”的地方,一跃成为广大市民畅享绿色生活、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相关链接
体育公园“香洲标准”
去年底,全省社区体育公园规划建设现场会在珠海市召开。会议要求,各地要学习推广珠海经验,并因地制宜创造性地依照规划指引,全面展开社区体育公园建设。
作为我省首批体育公园示范点,珠海香洲在全省率先摸索出一套符合实际的社区体育公园建设流程和指引,并将各项建设指标具体量化,努力打造“香洲标准”。比如在具体规划设计项目时,合理分配场地率与绿地率,兼顾活动与休憩,同时进行科学的功能分区,以满足不同年龄人群的需求。在设置场地设施方面,结合用地面积依次考虑采用比赛、训练和健身场地标准;在用料、市政设施、公园标识、指引牌、提示牌等方面也明确统一标准。在建设方面,尽量做到因地制宜,注重保护绿化,不破坏原有风貌。
更多内容请点击:中山网
香山Life社区(中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