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三高”,则是“高品质、高效率、高科技”。事实上,为了保证了店里70%的产品可以做到标价10元还有钱可赚,名创优品必须靠走量获利,而要走量,必须靠质量。因此,优质与低价在名创优品看来必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以此取得规模效益。
其实,不管时代如何变化,商业的本质仍然是“无限扩大并无限复杂的物物交换”,每增加一个环节,就会由直接变得间接,从而形成一个看似花里胡哨实则充满陷阱的复杂商业模式。电商的崛起,就是因为它打掉了盘踞在实体零售中的层级分销商,而名创优品虽然做的是线下销售,但却用更高效的手段解决了低效的问题,让商业模式回归简单。今时今日,我们看到的其实不再是电商与实体零售商的竞争,而是一场高效与低效的对决。
(图片说明:名创优品瓷颜肌系列彩妆新品发布会)
为了保持高效,名创优品要求供应商交货时,要先统一将货品运送至中央仓库,再由名创优品总部数百名数据分析师根据各区各店的销售情况统筹调配。为此,名创优品在新加坡、香港、中国大陆都建有多个物流基地,店里不留库存,完全由总部分析师们在一套价值3000万元的IT资讯系统上统一调度,及时配货。完善的自采运营体系,不仅缩短了产品的上市时间,也节约了物流成本,成就了名创优品紧跟潮流,新鲜时尚的品牌定位。
实体零售商们不禁开始琢磨了:中国电商为什么发展这么快,还这么猛?为什么欧美日本也有电商,却没对实体零售造成如此“伤筋动骨”的伤害?而且人家的电商大佬也没有极力鼓吹所谓“模式创新”?
看清了这个事实,叶国富认为,如果借助互联网思维,想尽办法用线下的方式缩减价值传递的环节,提高价值传递的效率,追平电商的价格优势,实体零售必将起死回生。为此,他提出了“三高三低”的营销理念,然后,他用全球1400多家名创优品门店的惊人业绩向业界证明了他的想法。
直到最近,名创优品的全球联合创始人叶国富在北京王府井集团的高管培训班上一语道破天机,才彻底戳破了电商故弄玄虚的“模式”秘密:“电商都是纸老虎,因为他们并没有改变销售的本质,互联网只是缩减价值传递环节的工具,正是这部分被缩减的价值诱惑消费者被迫改变消费习惯,从而形成电商所鼓吹的消费新模式,但这种新模式的根基并不稳固,如果线上线下同价,还有多少人愿意挣扎在卖家秀和买家秀之间网购?”
为了品质有保障,名创优品坚持在全球范围内严选供应商,挑选对象多为数一数二的外贸供应商。如名创优品的彩妆供应商为意大利老牌彩妆代工厂莹特丽,这间工厂也为香奈儿、迪奥、阿玛尼、倩碧、美宝莲、欧莱雅等品牌服务;再如餐具的供货商嘉城公司,也是专业从事中高端不锈钢餐具的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全球性品牌,在世界市场上具有极高的声誉。
而以往的零售商们,他们最擅长的“商业模式创新”,其实就是把直接商业模式,变成间接商业模式,把简单的商业模式,变成复杂的商业模式。因为间接,各种为暴利服务的陷阱、伎俩就可以暗藏其中,因为复杂,就容易把消费者弄晕,并产生占便宜的错觉。但消费者不是傻子,时间一长必被看破,于是零售商们就搞出了更复杂的“模式”,如此便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这样的实体零售,败给电商岂非必然?
所谓“三低”,即“低成本、低毛利、低价格”。首先,名创优品通过大批量采购和一次性买断吸引了大批愿意给出最低价的优质供应商,而巨大的采购也增大了供应商与原材料提供商谈判的筹码。最终,他从供应商那里拿到的出厂价只有同行的一半。这正是零售企业制胜的一大法宝——向上游去控制供应链,以此把产品的价格和品质控制在自己手中;其次,名创优品信奉日本商界薄利多销的商业哲学,在出厂价的基础上只加了8%的自身毛利,覆盖产品研发、公司人员工资及仓库成本。然后再根据不同品类加价32%~38%到门店去销售,覆盖了投资人红利、物流、房租水电、人员工资等运营成本。这样一来,名创优品所出售商品的价格就相当于同行拿到的出厂价的90%~96%。如此大的价格冲击力,还曾令不少深圳同行向购物中心告状,认为名创优品是低于成本价搞倾销,破坏正常的市场秩序。
近年来,电商在中国的发展可谓如火如荼、如日中天。而对实体零售商们而言,一切都来的太突然,就好像是数学课上微微打了个盹,一睁眼,竟是满黑板的例题公式,瞬间懵圈。还没反应过来,实体零售商便已在电商攻城略地的凌厉架势下节节败退,关店风潮一波接一波,高音喇叭里“老板和小姨子跑啦!”响遍大街小巷。望着江浙沿海平地而起的淘宝村、淘宝镇,实体零售商们才恍然发觉往昔繁华已成镜花水月。
(图片说明: 全球快时尚设计师品牌名创优品门店内销售火爆)
确实,电商对消费者而言最大的优势就是低价,其价格之低,甚至使人宁愿枯等数天。电商为什么能做到如此低价?因为他们握有互联网这枚神兵利器。相比于传统企业低效的价值传递,互联网大大缩减了价值传递的环节,将整个商业运行变得更为直接,因而具有压倒性的效率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