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实体创业转型去做一个虚拟的互联网项目,曾莞晴坦言确实经历了很多挑战。「以前对于什么是ERP都没有概念,各种新鲜的名词和概念。再加上公司越来越大,各式各样的人都有。其实很多事情老板也不知道怎么做,但是老板不能说自己不知道,顶多说一句“让我想想”表面搪塞过去,但这时候老板要做的就是把不知道变成知道,不可能变为可能,而不是把烫手的山芋扔给手下的员工。」
3、数据有很多的杂音和噪音,其中某些数据代表的含义是什么会因人而异,需要找到这些数据真正的价值。
诚然,美着呢已经由最初的O2O服务正式迈入了人工智能领域。但正如曾莞晴所说,人工智能还远未到成熟期,包括投资方美图的产品,也只是阶段性成熟,还有很多功能和方向需要跟着用户的成长而不断探索。「我觉得永远都是刚起步的状态,永远都不会觉得美着呢的产品已经做到完美,要一直以创业的步伐走下去。」
「当初选择从美妆到家服务开始做的时候遭受了很多质疑。化妆服务的频次,单次消费也不如其他品类的某些上门服务来得高。但是实际上,我们是要以到家服务切入化妆后市场,要知道去年国内彩妆的销售额增长到达了15.5%,而整个快消品的增速仅仅为3.5%。二次创业者对市场很敏锐的,要不然不会一门心思做这个事情。而且化妆后市场现在是黄金期、窗口期,未来五年将迎来爆发增长。」
到家服务为切入化妆后市场,人工智能早有布局
美到家,O2O美妆服务平台,通过进驻平台的化妆师为爱美人士提供上门美妆服务,也是美着呢的前身。「做美到家是为了能把化妆师和爱美人士两个割裂的群体连接起来。化妆师的需求是收入的可持续性和对成名的渴望,用户的需求是有人来帮助她们快速并且极致变美,所以美到家解决的是化妆师的时间信息不匹配。」
曾莞晴认为美妆行业的未来是智能化和个性化的C2B模式,即根据用户所处的地域,用户的皮肤、相貌特征等多方面因素实现私人订制。「我们是工具服务类的产品,盈利模式比较清晰。前期我们通过上门等方式采集人脸数据、妆后数据、用户习惯等等,形成的整个数据库可以帮助化妆品制造企业一个正确的方向,不用说去通过抄袭、打价格战的方式来恶性竞争。提供这项服务的利润其实是很可观的,因为化妆品的的绝大部分成本都花在了品牌和广告,如果节约一部分出来去获取数据,根据消费者的行为去对产品线进行改进才更容易接近消费者。对于用户,从不会化妆,到通过使用美着呢变得会化妆,就会形成消费习惯,我们也可以从C端产品上获得营收。所以后市场一方面反哺了化妆品公司的生产方式,另一方面刺激了前端的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