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女性在找恋人时,千万不能使用僵硬的逻辑——一个人对妈妈好,对妻子也会好。如果这种好是流动而自由的,这是真的,如果这种好像是一种教条,那么对妈妈越好,对妻子会越不好。
以上是对“妈宝男“特征的认识的一个常见误区。
“妈宝男”因为和妈妈关系太过于亲密,这会引发他们的性羞耻感,导致他们的性生活有问题。
此外,他们和妈妈多亲近,他们就有多强的动力,渴望背叛妈妈。所以,他们对背叛妻子有时会有莫名的强烈冲动。背叛并非仅仅是为了背叛,而是为了寻求一种感觉——我可以离开妈妈,我渴望那种自由。
其实,“妈宝男”的形成是因为两个很不美好的原因:第一,在婴幼儿时严重没有得到母爱,而对母爱的渴求是所有人的头号渴求,所以“妈宝男”会一直执着于母爱上;第二,大一些后发现,可以通过对妈妈言听计从而得到妈妈的关注,于是形成对妈妈的极度服从,但这样做的同时,他们势必压抑了对母亲的不满和攻击性。
然而,对于妻子,他们却很可能不再压抑,于是,他们对妻子容易有莫名的怒火,并且与妻子保持很隔离很疏远的关系,稍强势一点的“妈宝男”,还可能对妻子非常鄙视。
导语:广东省始兴县法院判决了一宗离婚案,诉讼双方名叫阿兰和阿金。2011年他们经人介绍认识。婚后,妻子阿兰发现,阿金为人缺乏主见,连行房事这种隐私都要向父母汇报。阿兰觉得无法忍受,提出离婚。阿金没有反对,只要求返还彩礼。
对于“妈宝男”形成原因上,我们也有一个常见的误区。大家很容易会认为,“妈宝男”之所以这么粘妈妈,是因为妈妈对儿子很好。
因而,中国女性虽然说起“妈宝男”来狠得牙痒痒,发誓不和这种男人搅在一起,可这种男人一开始有一种好处对缺乏安全感的中国女人有致命吸引力——好控制。他们在恋爱中,会使用对妈妈的同样的着数——顺从、言听计从,一切都围着恋人的感觉转,这也让缺爱的中国女性觉得很美好。虽然她们很难欣赏“妈宝男”,但这份过分的顺从让她们割舍不下。
通常,他们对母亲的不满和攻击性之严重,会到了把他们自己都吓到的地步。这让他们害怕和愧疚,为了防御这份害怕与愧疚,他们更加不能将这一点表现出来。
像阿金这样,缺乏主见到这种地步,可算是奇葩一朵了。虽然没有更多资料可以进一步说明阿金为什么会这样做,不过,也有不少同类的案例提示:阿金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妈宝男”。
因为这种心理机制,他们不能对真实的妈妈表达坏的情绪,但可以将坏的情绪投射给妻子。他们绝对不能疏远妈妈,但却可以看似毫无理由地疏远妻子。
可以这样理解:他们对妻子或其他女性有多鄙视多疏远或多愤怒,他们对自己妈妈就有多鄙视多疏远多愤怒。
用心理学术语讲,他们有一个严重的分裂——将妈妈的形象分裂成“好妈妈”与“坏妈妈”,将好妈妈投射给真实的妈妈,而将坏妈妈容易投射给妻子。
并且,妈宝男,不就是中国女人制造的?所以,比远离“妈宝男”更重要的,是不要制造“妈宝男”。
所以,若摊上一个“妈宝男”,女人最后会觉得像是噩梦。
妈宝男,顾名思义就是什么都听妈妈的,缺乏主见的男人。这类男人在中国,是一种很普遍的存在。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解读说,表面上,“妈宝男”很听妈妈的话,对妈妈很好,但其实,这只是他们的一个表面现象,而内心深处,他们有不为人知的阴影。
不过,千万不要以为,他们就是没有性能力。他们常常是和妻子没法很好地过性生活,但在其他性活动中却可以有很好的性能力。其中的原因是,在性中,妻子像妈妈一样,会唤起他们的性羞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