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胸无效果 消费者咋维权?
■ 时报记者 刘纯 报道
案情介绍
2013年7月12日,李小姐在某塑身美颜连锁店做美容,店员请她免费体验丰胸效果,称可以使李小姐“两乳房两边大小一样对称,丰满挺拔,胸型完美”,且能“让胸部第二次发育,达到穿文胸D杯的效果”。李小姐花5000多元办了一张“疏通卡”。之后两个月的时间里,她在店员的推销下又办理了多张护理卡。在做了70次护理之后,李小姐已经花费194550元,但自己两乳房仍下垂如旧,根本毫无效果。李小姐想退款,然而双方就服务的目的根本没有签订书面合同。
经查,该店的经营范围仅是美容(医学美容除外),而没有医学美乳的经营范围。在协商退款无果后,李小姐将该美容院告上法庭,要求对方返还194550元,并承担公证费用2000元和诉讼费。
法院审理
人民法院认为:原告支付了款项,被告提供了服务,从表面看,双方的服务合同已经以各自的行为履行完毕。但是提供服务的效果,各自说法不一。但是基于一般社会合理性推断,只接受一般的胸部健康护理,不可能70次服务就支付高达194550元的款项。被告没有提交证据证实产品、仪器等经过国家相关权威部门认证,以及美胸效果的证据。因此法院认为被告使用欺诈的手段,达成合同,因此合同应属无效。但是原告已经接受了服务,基于公平原则,原告应当支付一定的劳务费用。
法院酌情参照现实生活中提供美容美体服务行业较高的收费标准,即每次500元的标准计算,扣减35000元,即被告应返还原告159550元。李小姐由于轻信被告,对合同的无效也存在一定的过失,因此从平衡双方利益出发,公证费由原告自行承担。
律师建议
美容纠纷中消费者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呢?对此,天津敬东律师事务所宋珊律师向消费者支招。
1.留意医师的专业资格证书
接受整形外科手术前,要确定自己去的医疗机构有当地卫生主管部门颁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更要注意医师是否曾接受过完整的外科及整形外科训练,合格的医师会主动出示证明其专业资格的相关文件。医疗美容执业医生应具备三证,即《医师资格证》、《医师执业证》、《医疗美容主诊医生职业资格证》。
2.术前照相
做任何美容整形手术前都要先进行符合医学摄影要求的局部照相,一是作为院方资料保存,以便进行手术前后对比,供科学研究用;二是作为法律资料保存,一旦出现医疗纠纷可作为证据出示。
3.保存每次的就医资料
当你决定进行美容手术后,一定要留下每次的就医资料,例如收据、挂号单、书面就医记录等,这也是万一发生纠纷时维护个人权益的基本证明。看诊的病历记录也是很重要的证据,虽然法律规定病历记录必须保存10年,但院方篡改或销毁病历也不无可能,若担心自己的病历被篡改,可直接提起诉讼,由法院出面调走病历,可降低或避免病历被篡改的危险。
4.签订手术协议书
手术协议书是施术者和求美者之间取得共识所形成的一种书面文件,以便术后出现医疗纠纷时作为处理纠纷的法律文件依据。
5.术前多观察
目前,医疗美容市场还不完全成熟,价格比较混乱,虚假广告宣传现象突出,所以应在充分了解多家美容机构实力、设备条件、价格等方面后再做决定。手术一般都有3%~10%的并发症风险,手术项目越大,风险率越高,因此术前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多和医生交流,不要冲动。
滨海新区网、滨海时报版权声明
滨海新区网及滨海时报数字报所刊登的原创内容, 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 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来源: 滨海新区网-滨海时报”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侵权举报电话: 022-25204288、022-25204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