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直播+已经在电商、教育、金融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对于直播+而言,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合理通过直播延展业务边际将是核心。直播作为一种工具需要与业务相融合,而非简单地作为一种内容生产或是推广的手段。
这似乎与企业直播拓展的行业解决方案异曲同工之妙,例如微吼在教育、金融等领域拓展;目睹在媒体、零售等行业拓展;云犀以互联网和传统企业用户为主。
企业直播的门槛到底是什么?
记者根据多方调研,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直播技术再强,也要与具体的使用场景、企业用户的业务需求相结合,才能把直播技术的优势、产品优势发挥出来。
第二,直播平台要在技术上下苦功夫,这个技术包括稳定性、可靠性、流畅性、安全性,这就需要服务在的需要在底层技术平台的搭建上要深度打磨。
第三,直播的产品功能覆盖要全面,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另外,服务商要考虑如何使产品更加易用,降低使用门槛。
据悉,一场完美的直播从技术层面上,需要有采集、编码,制作、传播、运营等环节。例如,在传播分发上,服务商要嵌入哪些渠道、是否数量多,满足企业的传播需求。再比如运营上,服务商的产品是否拥有易用、开放的控制后台,轻松实现对观众的管理、互动,并且可以生成实时的的数据,帮助企业做用户画像,视频支持永久储存及下载。
从产品层面,要满足用户标准化的需求下,能提供定制化的需求,确保用户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商业模式如何?
从盈利模式上看,大家的模式各有特点,例如微吼,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推出不同版本产品,为企业提供入门基础的无极版,为中小企业提供的按流量首发,为大型企业提供的 SaaS 模式收取年费。
目睹直播的盈利来源主要来自三部分:直播平台的基础服务费用;项目服务的执行费用;一些大型企业进行私有化部署,及直播硬件的售卖。
在 记者调研中发现,不少服务商已经开始登上创业板的计划了,但是记者认为,这些服务商上市为时过早,理由如下:
第一,错误观念误导。无论是直播业界人士还是吃瓜群众都认为,企业直播是因为泛娱乐直播遇冷,众玩家寻找新出路转型企业直播。其实则不然,企业直播发展已有 7-8 年左右,只是由于早期,产品、市场尚未成熟,外加泛娱乐直播高调一年,所以外人一直误解企业直播刚兴起,不过呢,泛娱乐直播的兴起给企业直播起到了很好的用户教育。
第二,认知度不高,需要加强用户教育。虽然有泛娱乐直播的市场教育,但是大部分企业客户对企业直播的认知度不高,还没有想到直播可以帮助他们解决营销、企业培训等问题。
所以,企业直播的路还要走很长的路,至于如何教育用户,是更多一线资本进入呢,还是众玩家拿出更亮眼的成绩,只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