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社区何以成“明星”
新华网2018-01-23 17:30:22
新华社北京1月23日电 题:这些社区何以成“明星”
新华社记者
新年伊始,浙江宁波市不少居民专程来到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街道划船社区,参观百姓生活馆。除了当地居民,自去年11月以来,已有超过15个外地团体前来参观考察。
作为一个房龄超过40年的老社区,划船社区何以成为“明星”社区?一些类似的老旧社区的治理之路有哪些秘诀?
百姓的幸福生活要落地,社区是最重要的基础细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把老百姓鸡毛蒜皮小事当成大事来办
一大早,69岁的党员钱国熊开始在划船社区主干道上整理共享单车。1个多月前,划船社区“文明出行守护侠”成立,社区居民自发组建了这个共享单车志愿服务队。
拥有1万余名居民,其中60岁以上老人约占三成的划船社区,只有不到20名社工,事多人少矛盾突出。此次“守护侠”能说干就干,源自社区形成的机制:按需定制社区居民自我服务平台。社区党委在推行网格建支部、楼道建小组模式的基础上,将在职党员分片进组,亮身份、践承诺、带头领任务。
“社区事务看似鸡毛蒜皮小事,却与居民息息相关,小事不解决就会汇集成怨气。”划船社区党委书记俞复玲说,划船社区先后成立了话聊室、梦工坊等30个社区自治组织,服务范围涵盖居民需求的方方面面,近八成居民参与其中,社区治理也在自助互助中井然有序。
“我们的事再小都当大事,她自己的事再大都当小事。”山东济南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区居民如此评价去年11月去世的社区党委书记陈叶翠。她不仅以身作则,还调动居民积极性,建立起4支3000多人的义工队伍,让社区成为互帮互助、互亲互爱的大家庭。
作为城市拆迁集中安置区,这个成员复杂、下岗待业人员及生活困难群众多的社区,不但凭借“互帮互助、互亲互爱、治理有序”成为山东省模范社区,还吸引了加拿大、瑞典等代表团前来观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