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前开发《喜羊羊灰太狼》等动漫产品激发业绩高涨,到两年时间内投资成立67家子公司,涉足影视、游戏、漫画、媒体多元产业格局,奥飞娱乐的业务拓展速度一时无两。但激进的扩张背后,2017年度,奥飞娱乐业绩却出现大幅度下滑。向泛娱乐集团转型过程中,奥飞娱乐究竟经历了什么?随着行业竞争加剧,转型中的奥飞娱乐能否顺利捱过阵痛期?
业绩变脸
IP的火热,让整个文娱产业都在试图构建以IP为核心的泛娱乐产业链。在玩具业顺风顺水的奥飞娱乐同样瞄准这块“蛋糕”,开始向IP内容端拓展,转型泛娱乐,这种转型的决心在2016年正式更名“奥飞娱乐”后也得到更多的展现。
相继投资北京四月星空、角川游戏等公司后,奥飞娱乐以IP为核心,涵盖动漫、影视、游戏、媒体、玩具、婴童、授权等领域的多元产业格局创出自1993年成立以来的巅峰期。业绩上,频繁的投资并购促使奥飞娱乐营收大涨。
据奥飞娱乐2016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奥飞娱乐营收33.61亿元,同比增长29.8% ;净利润4.98亿元,同比增长1.92%。看上去,“构筑愿景中的东方迪士尼,打造世界级的泛娱乐产业生态”的愿景似乎就要达成。但高峰之后,面临的现实却是,激进的跨界扩张背后隐忧也在浮现。
2017年以来,奥飞娱乐的资本动作虽然明显趋缓,但仍止不住业绩的下滑。1月29日,奥飞娱乐发布的2017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显示,由于公司四季度上线的潮流玩具业务未达预期;海外影视业务收缩调整及影视投资业务亏损;公司游戏业务未达预期及对应该业务子公司商誉减值等原因,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为0.5亿-1.99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0%-90%。
针对业绩大幅下滑,奥飞娱乐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就内部而言,前两年在影视、游戏等板块扩张过快,使公司整体经营管理费用大幅上升。外部因素中,过去两年,文娱政策、投融资环境收紧使公司在项目推进、资金、财务费用等方面承受压力。此外,动漫文化行业作为内容产业,有其行业的特殊性和市场风险,需要持续的投入以及一定的培育周期。
“超速”扩张
纵观奥飞娱乐的投资版图,领域涉足动画、虚拟偶像、VR等。据奥飞娱乐2016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达到67家,投资金额36.25亿元,相比于上年同期的5.96亿元,同比增长508.75%。
“但奥飞娱乐这种快速的扩张所面临的问题在于,一方面由于产业链布局较广加大了整合难度;另一方面则是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一定程度上也会让公司产生资金压力。”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表示。
共2页 [1] [2] 下一页
遭遇转型阵痛的奥飞娱乐布局儿童乐园 三年计划开店50家
新业态布局致奥飞娱乐前三季度净利同比减少近三成
内乏外紧 奥飞娱乐扩张下资金压力待解
奥飞娱乐全资收购美国童车商 1.4亿美元加码婴童产业链布局
搜索更多: 奥飞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