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市场,紫光集团不仅仅进行了短期股票投资。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除了旗下紫光国芯、紫光股份、*ST紫学3家A股上市公司,紫光系还出现在了26家A股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之列,一些ST股也赫然在列。
在A股市场,紫光集团计划将紫光股份打造成IT信息系统、云计算、大数据等业务平台,专攻云服务;紫光国芯作为存储产业旗舰;*ST紫学则整合集团的教育资产,形成以上市公司为核心的多样化产业布局。
先确立一个上市公司作为核心的资本运作平台,是清华系公司惯有的发展路径。赵伟国曾对外透露,紫光集团将产业按照板块进行整合,未来一共需要6~7家上市公司。这意味着,紫光集团还有2~3家上市公司的需求。
然而,包括北京展锐在内的资产既没有注入上市公司的计划,也没有启动实质性IPO的动向,紫光集团是炒股还是屯壳,只能等待时间证明。
在买入联想控股股份后,赵伟国对记者表示,举牌联想首先是基于财务考虑,“我们认为联想控股被低估了,至于战略投资方面,目前还没有考虑。”
不过,紫光的并购亦已经开始承受压力。作为其并购起点的展讯通信,经营和增长状况并不乐观。在增长率上,展讯2016年的收入增长率仅有13.7%,如果按照美元计算,这个数字更低,只有6.7%。
实际上,在紫光集团收购展讯之初,展讯的发展已现颓废之势。根据公开的财务数据,2010~2013年展讯的毛利润率和净利润率一直呈下降趋势。
紫光是在寻找更好的猎物吗?答案存在于赵伟国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