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通常,很多明星平时素颜的样子如同“路人甲一枚”,出镜时却让人无比惊艳,这要归功于其背后强大的造型团队制定的形象方案。如今,这样的私人形象顾问已不再是明星的专属,随着注重形象的人群增多,私人形象顾问这个行业正逐渐走进普通市民的生活中。
北京吉梦达形象管理研究院院长李熙坤女士,就是这个新潮职业领域的一位领航人。作为一位资深的形象顾问,她能够针对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五官特点、体型特征、个性风格、价值观念以及社会角色等各方面综合因素,用科学的方法找出潜在的最优秀的品质,为其打造出最适合职业、职位、品位的独特形象,特别是与社交场合相匹配的的完美形象。
在形象顾问领域里,李熙坤被誉为行业的神手。不论是设计发型、技巧化妆、服装色彩搭配、丝巾技法、饰品设计,还是服装设计到服装加工等,这些专业技术她都是一手完成!她是塑造艺术的奇葩!她是将和谐美学、国学、心理学、营销学、沟通技巧等综合修养集于一体的美丽达人。
凭着娴熟的专业技术及独特的设计风格,多年来,她曾服务于国家有关部委、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文化部、中宣部、商务部、民盟中央、民建中央、中华职教社、中国妇联、中央电视台、非诚勿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传媒大学、外交学院、北京书画家报社、红旗飘飘书画院、教航龙友会、鬼谷子研究院等知名权威机构,李熙坤这个名字,也被众人所熟知。
李熙坤何许人也?
非凡基因的萌芽
中国山东是一个乡土文化资源丰富,民俗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李熙坤就出生在这块热土上一个勤劳淳朴的家庭。基因,这与生俱来的复制上一代遗传信息的神奇因子,把奶奶、姥姥、爸爸、妈妈、以及姑姑、姨姨们的勤劳、勇敢、智慧和善良,都原汁原味地传给了这个聪明伶俐的漂亮妮子。她会在奶奶的怀抱里,一眼不眨地盯着能工巧妇们竞技着手上的绝活、心中的巧思。从纳鞋底、绣袜桩到剪窗花、扎灯笼……天生好动的她,三岁就跃跃欲试地拿起剪刀,用碎布片给裹小脚的奶奶做了一双袜子,引得大人们直劲儿地夸她:“了不得了,这妮子成了精了!”五岁的她已经自己扎非常漂亮小辫、;七岁时,她更是尝试着把烧火棒子从灶坑里拽出来,对着镜子给自己卷头熨发,温度过热头发会焦,温度不够头发没有卷,而她却已熟练掌控温度与技术;从八岁开始,一直到很多年后,全家老老少少几乎所有衣服的剪、裁、缝、补、织,钩,绣全由她一人包办。
不仅在家,就是在学校里,李熙坤也是一个品德高尚、助人为乐、老师倚重、同学模仿、家长骄傲、众人瞩目的“大侠”级人物。她既有从不做僭越出轨之事的传统美德,又有特立独行、不拘一格、追求时尚、谋而后动的创新渴望。她对啥都有好奇心、做啥都要搏出彩,自己给自己盘头、设计各种发型、化妆、选鉴头饰;自己设计、剪裁、制作衣服、巧配服饰。很快,小小的她,就成了从学校到社区,从操场到广场,远近闻名的“小巧丫”,引领时尚潮流的“小潮女”。在那个“苞米面肚子、的确良裤子”的服饰文化凋敝的年代,她不论是用一块白底黑波点花布做一条带外搭的裙子,还是烫一个祥云如黛的新发型,都会在家乡那个小地方旋起一阵追“星”的热风,激起一片惊慕赞美的声浪。十三岁自己设计的发型,近几年才刚刚在演员、主持人中流行。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我国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一句谚语。李熙坤在齐鲁这块热土的传统文化氛围中成长着。她早早萌芽出的天性与悟性,个性与心里养成,超强的学习能力和想象力都是今后成才的基础。心灵手巧的长辈们在经意或不经意间将她们的优秀品质和精湛技艺深深地植入了这个对啥都好奇,做啥都出彩的小妮子的血液中。凭天性,靠悟性,不刻意塑造形象,以人为本,于不经意间传授信息成为李熙坤这未来的形象设计师最鲜明的创作特色和最高境界。
心花初绽的靓丫
基因有一个神奇的功能,就是不断地复制、放大。李熙坤从前辈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基因,先是变成一种无私的爱,继而幻化成一朵朵激情的浪花。浪花里的她哼唱着“大美”和“大爱”的歌谣,一天天长大。
“女大十八一朵花”,成年后的李熙坤完全出落成一个大美女,非凡的创造技艺和动手能力相结合,更倍增了她的美丽。但李熙坤并不是独自沉醉于自己个儿美丽的女孩。小小的她就是一个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她明白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能够帮助到别人才是她在社会的价值体现。同样她也清楚地知道只有一朵云的世界是不美的,要把周围的人都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也成为她做人的根底和做事的依据。总在赞誉中的人往往使人迷失方向,但李熙坤却恰巧相反。在大家的厚爱中,她更感受到一种使命与担当。她暗自决心,一定要努力让自己变强,来帮助到更多的人。这个目标也一直成为她奋斗路上敢为人先,奉献在前,勇于开拓坚持的精神动力。
李熙坤当幼师时就认为“好习惯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就要将孩子培养成小淑女,小绅士,传承高尚的品德与个人修养。因此,她对每个孩子都细致观察、精心设计,从发型到饰品,从服装到鞋子,班里的孩子不仅被她打扮的极为漂亮,而且他们身上活泼开朗、纯真善良、诚信大气、尊老爱幼这些优良的品质,成为孩子们最值得称道的那块王冠上的美玉。孩子们的蜕变就是活广告,口碑在街巷中迅速传递。慕名而来的家长以把孩子交给她培养为一大幸事。很快,她带班的孩子涨到50余个,比哪个班都多三倍以上,班里的凳子都不够用,她的班级托关系走后门都进不去。她的美丽事业同她的美丽容貌一样,一出道就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