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丨林丽隽:彩妆的理论知识体系有待完善
2018-11-07 09:20 来源:青眼 品牌 /护肤 /彩妆
原标题:师说丨林丽隽:彩妆的理论知识体系有待完善
完善的理论体系,事半功倍。
文/羊羊羊
车里放着时下最流行的歌曲,出去吃饭会选择看起来很“逗”很有趣的网红餐厅,会突然讲起冷笑话,也会正襟危坐将彩妆研发的点滴和如今创业的“艰难”娓娓道来。
与我们身边每个正在拼搏的“80后”一样,出生于1982年,作为广州伽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伽纳)研发总监、广东省化妆品科学技术研究会彩妆委员会发起人之一的林丽隽,虽然看似佛系“行好吧都可以”,但在其坚持的工作领域却有着难能可贵的情怀与韧劲,还有对改变整个彩妆研发环境的炙热期待。
▍林丽隽
工程师群体的“中年焦虑”
“很奇妙。”说起与化妆品行业的结缘,林丽隽用奇妙和不可思议来形容。2004年从湖南科技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毕业后,林丽隽抱着“广撒网”的心态四处投简历,当时的他只期望能找到一份普通的工作,殊不知就此“机缘巧合”的进入了广州栋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栋方),还稀里糊涂的进入了研发部,以研发助理的身份在栋方学习化妆品研发一年多。
虽然最初的主要工作只是“洗烧杯”,但是经过一年多的耳濡目染和主动学习,林丽隽快速掌握了护肤品的研发技巧。2006年离开栋方进入卡姿兰集团(香港)有限公司(下称卡姿兰)任职,正式接触彩妆研发工作,从栋方积累的经验在这里也派上了用场,让从底妆类目切入彩妆研发的林丽隽在“转型”过程中并未感到吃力,在卡姿兰任职的几年时间里,林丽隽逐渐从学徒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资深彩妆研发工程师。
但对他来说,学习不是目的而是一个长期的状态,2012年林丽隽结束了在华南理工大学3年的学习,获得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后于2016年来到伽纳作为研发总监和合伙人的身份负责彩妆研发及相关业务板块,开启了全新的创业之路。
成立于2014年的伽纳可以说是个年轻的化妆品OEM/ODM企业,也是个典型的搭载了微商和电商“快车”的企业,合作客户中微商、电商占比达到80%,而护肤线中面膜生产占比达一半以上,其中不乏膜法世家、wis等线上热销品牌。彩妆则是近两年来新增的业务板块,目前合作客户为膜法世家旗下彩妆品牌Qstree珂式、透真旗下彩妆产品和美颜秘笈彩妆系列。
林丽隽坦言,如今创业门槛越来越高,生存环境越来越艰难,于他个人而言,人到中年的焦虑感敦促着他不断前进,而对整个化妆品工程师群体而言,也面临着同样的焦虑,是“啃老本”还是选择深造,是继续打工还是选择创业,有人做出选择,也有人还踟蹰在路口。
先玩游戏,再谈生意
“你知道这个为什么贴在这吗?”林丽隽指着贴在办公室大门上一张写着Wifi账号和密码的A4纸,笑着提问,“有的客户一进门就会问Wifi,先玩游戏,再谈生意。”
“整个商业环境都变了。”林丽隽直言,如今玩转微商和电商渠道的大都是年轻的创业者,与跟传统企业“在酒桌上谈生意”不同,这些年轻客户特别是微商客户,可能几把“王者荣耀”就能搞定。
不过,看似轻松的背后,客户的诉求也变得愈发复杂,游戏陪着打,服务也要做的更到位,林丽隽表示,10年前随便做点产品就能挣钱,不会像现在从文案、概念就要开始“绞尽脑汁”,他苦笑,代工企业们如今纷纷开始提供“保姆式服务”,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只能说明化妆品代工行业越来越不好做了,要想生存下去,只能做到 “客户‘虐’我千百遍,我待客户如初恋”。
但对林丽隽这种标准的“理工男”来说,工厂管理和产品研发算得上是“拿手好戏”,最难的便是业务版块,怎么去跟人打交道?怎么去做说服客户?这都是他认为自己比较薄弱有待加强的地方。
彩妆的理论知识体系有待完善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美容和个护市场整体规模为3616亿元,同比增长约10%,其中护肤品规模为1867亿元,占比52%,彩妆规模为344亿元,占比仅为9.22%。很明显,化妆品行业尤其是彩妆,增速快,发展迅猛,但目前为止体量仍较小。
而从研发层面来看,化妆品行业的各细分领域的差异较大,特别是理论知识体系。林丽隽介绍,洗护大日化和护肤品研发的理论知识体系建设相对比较成熟,比如表面活性剂、表面化学、乳化体系、胶体化学和水溶液等一系列理论指导。但彩妆的理论知识大部分都是分散在其它行业,如冶金、制药等,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论指导。
林丽隽表示,目前哪怕是业内公认的“圣经”—— 裘炳毅撰写的《化妆品化学与工艺技术大全》和《现代化妆品科学与技术》,其中护肤洗涤类相关内容占去了绝大部分,彩妆只有极少数的一点点内容,甚至可以说是一笔带过,而各大高校中的相关专业学科也大都针对护肤洗涤,彩妆的几乎没有。
“目前大多数时候彩妆研发工作都是‘凭经验、靠感觉’。”他认为,虽然对于研发工作来说,实践比理论更重要,但是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能够帮助工程师快速入门。
今年,广东省化妆品科学技术研究会成立了彩妆委员会,作为第一批发起人之一,林丽隽承认自己此举是有“私心”的,他希望能够借助研究会平台的凝聚力,依托学校资源,逐渐完善和提升彩妆行业的理论知识体系,改变仅靠“经验、感觉”的现状。
在他看来,彩妆委员会是一个细分领域的交流平台,能够有针对性的把个人遇到的个性问题变为共性的问题,再抽象提升为理论问题,日积月累便能形成体系。
可以说,化妆品行业中可能还存在成百上千个“林丽隽”,他们的处境便是如今整个工程师群体的现状与缩影,但哪怕林丽隽用“熬”来形容这个职业的辛苦,在问到是否会让下一代继承衣钵时,“这个职业不错”的回答便解释了一切。
往期回顾
师说 | 王明镜:30年真实之路
师说 | 施昌松:以人为本,向光而行
师说 | 张太军:做一个能够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
人
师说 | 古玉龙:我的万分之一,消费者的百分
之百
师说 | 霍刚:愈钻研,愈年轻
师说 | 夏冷:因为热爱,所以敬畏
师说 | 李慧良:站在高处的忧虑者
师说 | Roger Ai:工程师要有情怀,更要有舞台
师说 | 郑如娟:做一名接地气的彩妆工程师
师说丨Eddy He:研发就是一群聪明人去做一件
傻事
师说 | 叶琳琳:从博士到技术网红的蜕变
师说 | 董鹏程:时刻对产品、消费者和企业负责
师说 | 曾万祥:做好东西才有好回报
师说 | 蒋丽刚:1%如何炼成
师说 | 邓燕民:10年是技术研发人员的起步阶段
师说 | 段国梅:研发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
师说 | 姜义华:上游的水平决定了下游的质量
师说 | 李洪海:走出舒适区
师说 | 刘山:从工程师中来,到工程师中去
师说 | 向文浩:好产品是聪明人下笨功夫做出来的
师说 | 庞义:用阿尔法狗的“嗅觉”引领创新
师说 | 张忠伟:在我手上,从未出现过抽检不合格
师说 | 谭涛:就算不存在完美,也要力求做到
99%
师说 | 杨珂:研发的土壤就是工程师自己
师说 | 王文昭:研发的G点在市场
师说 | 刘向前:当下就是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师说 | 范皓然:化妆品技术交流的筑桥者
师说 | Cecilia Almasio:一个意大利工程师眼中的
中国彩妆市场
师说 | 杨子彬:一名88岁老协和人对化妆品研发
的新期待
师说 | 吕智:从高露洁到相宜本草,困难会有,
困惑不再有
师说 | 廖霖峰:“广东20%的企业面临被淘汰”
师说 | 邱晓锋:代工企业要带给客户更持久的
价值感才能生存
师说 | 翁玉萍:中草药应成国产化妆品的护城河
师说 | 方电力:代工企业的格局有多大,舞台
就有多大
师说 | 温俊帆:气雾剂类化妆品需要更多竞争者
师说 | 何秋星:是师者,更是连接企业和学生的
“纽带”
师说 | 王晶:模仿的终点不是模仿,而是原创
师说 | 廖广光:功效化妆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师说 | 张思诺:彩妆研发不只是门技术活儿
师说 | 芦泽庆治:立足中国的研发,有更大的
空间和未来
师说 | 董义伟:代工企业如何突破外资的重围?
师说 | 张婉萍:产、学、研,任何一环都不能掉
链子
师说 | 毛勇进:小实验室越来越难,大平台是主流
师说 | 刘纲勇:化妆品科研未来分工将越来越细
师说 | 蔡昌建:彩妆研发与艺术品创作有着同样
快感
师说 | 班育安:“工程师老板”提升了整个行业
的进入门槛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青眼资讯
▲
不一样的视角
阅读原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