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白山讯(李建明 记者 李洪利) 白山市江源区干某与妻子在当地做生意,但干某的妻子不满足于现状,总想着自己能像富翁一样生活。于是,夫妻二人决定铤而走险,先从信用社贷款,又向朋友借钱,最后竟拿着钱躲到偏僻农村生活。
梦想发财去银行贷款
白山市江源区孙家堡子集贸市场39岁的干某与42岁的妻子于某,自2003年开始在这里卖鱼。每年收入约有10万元,但在市场摆摊卖鱼很辛苦。于某看到身边有钱人过着逍遥自在的富人生活,不免心生嫉妒。
2008年,夫妻俩听说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村联保贷款,当地居民持身份证、户口本,经银行调查核准后,即可以联保方式领取小额贷款。夫妻二人商量后决定铤而走险,冒用他人名义骗取农村信用社贷款。他们俩以用身份证、户口本办电话卡、买车、登记银行账户等理由,向身边亲属、朋友借身份证、户口本。身份证、户口本是有了,但怎样取得银行的信任呢?二人又托人找到农村信用社信贷员,对他们讲二人是受他人委托办理贷款,同时贿赂银行工作人员,骗取银行信任,编造假贷款手续、档案。根据群众反映,夫妻俩在2008年2月至4月从白山市江源区农村信用社非法贷款80余万元,经警方核实有40余万元。
贷款后准备远走他乡
钱到手了,夫妻俩心里并不踏实,他们知道事情迟早会败露,于是,决定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再骗一些钱后远走他乡,去过“富人”生活。2008年4月至7月,夫妻俩分别找到各自朋友,对他们讲自己进货或购车急需用钱。
在江源区孙家堡子集贸市场从事经营的业户,听说他们急用钱,都把能拿出的钱借给夫妻俩,多则四五万,少则二三千,甚至没用夫妻俩写借条,就这样,夫妻俩以借钱为名,骗款32万余元,受骗群众多达20余人,这其中有卖鱼的、卖瓜子的、卖水果的……
“富人”生活不自在
2008年7月23日,孙家堡子集贸市场的业户们发现夫妻俩突然不见了,打电话也无法接通。去他们家一看,房子都卖了,本来值10余万的房子,只卖了7万元。业户们这才发现被骗了,纷纷到江源区公安局经侦大队报了案。
民警调查发现,干某夫妻二人走后,将自己的岳母留在了江源区,自干某夫妻走后,双方互不联系。民警开始排查干某和于某的亲属,经过近2年的调查,民警发现夫妻俩正带着父亲、儿子隐姓埋名躲在通化集安市一偏僻的农村,他们在那里从事养猪生意,平时不与邻居联系,也不显富。本想有钱后过富人逍遥自在的生活,却没想到有钱换来的是胆战心惊的日子。今年8月,外逃2年之久的涉嫌诈骗的夫妻俩被警方抓获。
昨日,记者从白山市江源区公安局了解到,干某和于某已被批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