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经人介绍抚州的女子徐某和郑某相识,你情我愿,两人很快办理了婚事。婚后育有两女,郑某经营一家小钢材店,生意不错,一家人的生活也都过得去。
2013年9月份的一天,刚生完孩子的徐某还在家坐月子。一大早丈夫郑某就去店里开店忙活生意了,家里只剩下了徐某和婆婆两人。突然婆婆慌里慌张的抱着徐某的大女儿进来了,她说郑某出车祸了。徐某以为丈夫只是简单的擦伤,她还问婆婆要不要把丈夫送去医院,可是看婆婆哭得很伤心,她心里彻底没了底。
她永远也忘不掉自己看不到的那一幕,丈夫被压在运输车的轮胎底下,已经死亡了。丈夫死亡不久,徐某就带着孩子回了娘家。而郑家老人一次探望孙女,却引爆了两家的矛盾。郑某死亡后不久当地交警根据意外事故发生的情况判定肇事运输车辆全责,肇事司机赔偿了28万元。
郑某的离世已经让徐某和公婆势如水火,婆家将徐某拒之门外,这笔赔偿金的分配也让两家人再次交锋。双方经过短暂的摩擦后,最终徐某和两个孩子拿到了十万元赔偿金,郑家二老分得了18万。但是之后郑某的表哥也就是工地的承包者又赔偿了30多万,不过这笔钱被郑家二老全部拿走了。
一气之下徐某将婆家人告上了法庭,双方在法庭上互相指责。庭审中,郑家人出示了47万元的欠条,他们说那都是郑某当时开店以父亲的名义借的钱,后来赔偿的那36万元,已经用来还债了。因为欠条上写的都是郑某父亲的名字,那么这笔钱应该谁来还,36万元的赔偿金应不应该用来还债呢?
律师表示,法律上如果是遗产的话,应该把欠款还掉再由家人继承。但是郑某的死亡赔偿金并不属于遗产范围之内,所以不需要拿出还债再用来继承。法庭上徐某并不同意调解,郑某虽然已经去世,但毕竟留下了两个孩子。法官希望双方能化解这段恩怨,冷静考虑一下,给尚未成年的孩子一个好的生活环境。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