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镇化大势中的“收缩型城市” 如何才能实现“瘦身强体”?

  • 发表时间:2019-11-15 11:56 | 巴黎女士女性时尚网 | 点击数:
  • 上证指数行情 青岛滨海学院正方 刘嘉玲大尺度 永丰县论坛 美艳在线观看无修版ova 四川长虹股票 永丰房地产
  •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公  欣
        而城市收缩之后,往往会面临更为艰难的境地。“城市收缩,土地指标、公共建设指标必然要随之收缩。而无论是公共设施建设,还是地铁建设,都需要庞大的人口规模作为前提,城市收缩,人口减少,产业衰退,那么许多公共设施就无从支撑。此外,房地产的根本支撑在于经济和人口,经济衰退,产业衰退,人口外流,那么原来的房地产价格自然难以维持。”受访专家分析道。
        今年4月份,在黑龙江鹤岗,一套46平方米的房子总价1.6万元,折合每平方米348元左右。而比鹤岗更夸张的,则是甘肃玉门老市区。7月份据媒体报道,玉门老市区一套普通住房,最低直接标价1万元,每平方米仅100~200元。
        内因方面,对于像鹤岗、玉门这些资源型城市来说,丰富的矿产虽是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也可能是经济发展的“隐形枷锁”。究其原因,资源型城市通常更倾向于优先发展资源产业,往往会忽视对非资源型产业的培育与支持,由此造成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空心化。一旦资源产量下降或是濒临枯竭,其他行业发展跟不上,当地经济便会停滞不前。

         资料图片

        收缩型中小城市要想办法提升城市竞争力,要发展产业,吸引就业,创造更宜居条件,公共服务要做得更好。受访专家建议,在公共服务领域,由于收缩型城市往往伴随着产业衰退、财政收入不足等问题,可以用于城市发展的资源和资金有限。对此,这类城市应当制定政策引导当地政府,将其有限的资源和资金,投入到长期缺失的公共服务领域,以及增加生活、生态空间的供给上。
        那么,为什么中小城市先收缩?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认为,这与我国城市等级划分有关系。“在金字塔型的城市体系下,等级越高的城市,越能获得更优质的要素,尤其是公共产品,比如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等。在优秀公共服务的吸引下,这些高等级城市越能聚集人才,越能聚集产业。相反,公共产品较为弱势的中小城市,留不住人才,其产业推动也更为困难。”他说。
    转 身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姚永玲建议,对于收缩型中小城市,需要国家政策的倾斜,在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发力,发展经济,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企业发展,从而吸引更多人口,发展成为小而美的城市。
        为应对这一趋势,从国际经验来看,土地和公共设施成为重点。在日本,由于三大都市圈和地方中心城市以外的城市人口减少现象较为普遍,在财政压力下,“精明收缩”“紧凑型城市”成为日本相当多城市喊出的口号。为此,日本政府在2014年出台了《立地适用化计划》和《地域公共交通网络形成计划》两项制度,以支持地方政府的城市瘦身和控制其对基础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支出。同时,一些地方实施了“居住诱导策略”,从而保持城市特定区域的居住人口密度。



        外因方面,核心要素只有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提速。苏宁金融研究院消费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付一夫认为,对我国而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资本和劳动力向一二线城市与东部沿海地区集聚,由此导致发达城市的支配性地位日渐突出,中西部省份与东北地区却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弱化,一些城市甚至有被“边缘化”的苗头。久而久之,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持续扩大,伴随而生的是部分城市的收缩迹象。
    态 势
        一座曾是缘煤而兴的“煤都”之一,一个曾是中国最知名的石油城市之一,在不少专家看来,从鹤岗到玉门,“惨淡”的房价背后折射的正是目前中国“城市收缩”的一个缩影。以鹤岗为例,鹤岗是2011年国务院公布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之一,矿产资源枯竭,经济增速放慢,同时又处于东北地区,属于人口流出型中小城市,综合情况决定了当地房价偏低迷。
        收缩型城市一个重要的方向是寻找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重塑城市形象。比如德国莱比锡,通过引进宝马、保时捷建立工厂,德国邮政、亚马逊建立物流集散中心,以求向新兴工业转型。并重新将城市定义为贸易、展会和文化之城,通过各类音乐节增加城市吸引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另一个方向是接受城市收缩的现状,尽力让城市各部分健康协调运行。比如美国杨斯敦,通过将大量荒置土地转化为绿地空间,将原有工厂改造成工业艺术中心等措施,在收缩的过程中实现城市环境的治理,打造具有活力的城市中心。
        “受新型城镇化浪潮推进和中国总量人口基本稳定等因素影响,未来这些‘收缩型城市’数量会不断增加。在此过程中,部分城市房产供大于求频现低价现象会越来越普遍。”相关受访专家坦言。

     

        又如,我国重要的钢铁基地鞍山市,曾经凭借着钢铁产业风光无限。在1978年,它的地区生产总值排在全国的前20位。今天,鞍山市由于传统产业转型困难,在全国近300个地级市的经济排名中,已经跌到了100名以外,常住人口也急速下降。
        实际上,从历史维度上看,城市收缩并不鲜见。相关研究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全球1/4以上的大都市区经历了以人口流失为主要表征的城市收缩。从世界范围来看,城市收缩也是一种常见现象。美国、德国、英国、日本、巴西、南非等国家同样存在许多收缩型城市,芝加哥、底特律、匹兹堡等美国“铁锈地带”的城市,人口流失甚至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背 后
        城市由扩张走向收缩,其背后的影响机制错综复杂。


        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认为,收缩型城市不应盲目乐观地规划大型基础设施,以免造成浪费,而应该根据当地发展的可能性来调整城市规划,将更多资源用于城市公共设施的维护上,“缩减城市的一个趋势是小而美,而不是高大上。”

    作者: 公 欣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3865

        根据经济学中经典的配第-克拉克定理,工业不会长期处于某一经济体的主导地位,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服务业将会取代工业成为新的主导。去工业化,也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在付一夫看来,一方面,随着土地成本、工资成本与生产成本的不断攀升,以及当地生活和环境质量的下降,迫使一些工业城市的政府部门有意识地引导制造工厂向外迁移;另一方面,在产业升级的大环境下,由于工业长期的发展惯性,让不少城市现有的产业结构难以适应发展趋势,再加上转型升级的迟滞与高企的成本,不得不面临产业衰退与人口外流的双重危机。

        “‘收缩型城市’并不是个负面概念,这是伴随着城市化和产业转型阶段出现的,传统上执迷于‘增长’和‘扩张’的规划理念和管理政策需要向注重城市空间品质的提升以及精明收缩的范式转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吴康表示。

        早在1988年,德国学者豪伯曼等就提出“收缩城市”(shrinking city)的概念,主要指德国因去工业化引起的经济衰退和人口流失现象。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可的概念——“城市收缩”一般是指人口密集、人口数量不少于1万人的城市地区,其大部分地区出现人口减少现象超过2年时间,并伴随着结构性的经济转型与危机的现象。这一定义在2004年也被国际收缩城市研究网络所引用。对中国来说,虽然“增长”仍是大部分城市的主要发展趋势,但城市“收缩”现象也早已经发生。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理性看待“收缩型城市”这一概念?“收缩型城市”的背后呈现怎样的深层原因和城市发展规律?下一步如何应对部分城市已经出现的“收缩”趋势?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在采访中获知的普遍观点是:“收缩型城市”是城市发展分化的必然现象,与城市增长辩证统一存在于长时段的城市发展规律之中,应推动收缩型中小城市向“精致化”发展,通过空间集聚和功能优化等措施,提升区域发展效率,应对人口流失等问题。



        付一夫认为,虽然走向衰退的城市都属于收缩型城市,但收缩型城市却并不必然走向衰退。换言之,城市衰退只是城市收缩的诸多结果之一,二者本不该划等号。“城市的收缩并非仅仅是衰退的前兆,它也有可能被作为一种主动的应对策略,通过精简城市规模、拆除空置建筑、增强人口质量、寻求产业聚焦等手段来打造紧凑的空间环境,同时提高城市的发展效率与可持续性。”
        城市同人一样,有着自然的生老病死。有些城市在不停地成长壮大,相反,有些城市也会难以避免地面临着收缩“衰老”。城镇化已然进入关键时期,这些“收缩型城市”该何去何从,显然已经引起官方和学界的关注。今年3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首次提到“收缩型城市”,并要求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转变惯性的增量规划思维,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
        根据多份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我国出现“收缩”的城市多达几十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研究成果称,2007~2016年有84座城市出现了“收缩”,这些城市都经历了连续3年或者3年以上的常住人口减少,除东北地区外,中西部及东南沿海均有分布。在这些“收缩型城市”中,黑龙江鹤岗、鸡西,甘肃玉门,山西吕梁等城市是由于资源枯竭所致;东北多数重工业城市则是由产业变迁所导致;偏远地区城市和大城市周边城市的收缩则是因为这些地方人口最容易流出。
        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李宇嘉表示,一直以来,人们习惯了“城市必须增长”的理念。高速前进的城镇化“上半场”,大中小城市人口都在增加。而城镇化进入“下半场”之后,人口逐渐流出,居民向就业机会更多、收入更高的大城市迁徙,是必然现象。
        目前,美国底特律的转型仍在艰难蹒跚,而同时我国对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也在探索之中。一边是大城市的扩张,一边是中小城市的收缩。这些资源枯竭、人口流失的中小城市,究竟还有没有机会?

    Tags: 上证指数行情 青岛滨海学院正方 刘嘉玲大尺度 永丰县论坛 美艳在线观看无修版ova 四川长虹股票 永丰房地产
分享到:
  • 上一篇:什么产品减肚子好?用LEBODY FORM乐芭迪瘦身仪轻松告别小肚腩 下一篇:钻石联赛“瘦身” 被裁项目名将抗议 基普鲁托在列
  • 相关 减肥瘦身 资讯
    精彩图库
    • 爱美
    • 健康
    • 情感
    • 美体
    Copyrights © 2011-2014 巴黎女士女性时尚网 www.balilady.com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所有照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本站,我们将立即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