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捆绑海外公司,从简单的买单者到与其一同共负盈亏的合作者,中国资本所承担的风险开始减小。这恰是早期资本为其淌出的一道明路。
当前,尽管中国资本对海外投资的步调放缓,投资额度减小,但在合作的深入程度和话语权的获取上却有了极大的提高。其中像选择单片投资的融创等中国资本,因为它们入局的时间更早,为市场准备的也更加充分,从而获得了不错的市场成绩。
对于中国资本而言,它们选择投资或并购海外企业,一方面是对于公司品牌国际提升的诉求,另外还有扩展整个国际业务的谋略布局,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以实现盈利为目的。
如今,博纳参与的好莱坞影片《决战中途岛》、腾讯和索尼哥伦比亚合拍的《邻里美好的一天》、阿里影业投资的《绿皮书》以及和安倍林一同出品的《一条狗的使命2》等都得到了相对不错的正向反馈。这是中国资本向前的又一步迈进。
而纵观出海的中国资本,很多前期都是以金主的身份给海外资产进行财务投资,承担着买单者的身份,但在回报率和控制权上,却微乎其微。
像以5亿美元同环球影业签订的50部片单的完美影视,看似可以获得一定的全球分账,但在项目选择上却没有足够的话语权。同时,和近两年的中国资本对海外单片的深度参与和渗透度相比,早期出海的中国资本为后续的资本选择则交了一笔昂贵的“学费”。
等资本的相继高调出海。中国资本显然正在趋向成熟,只不过道路有些曲折罢了,未来仍有无限可能。
而像华人文化投资的中美合拍片《雪人奇缘》也拥有不小的话语权,同样后来者博纳在和CAA达成协议后,不仅可以获得影片的全球分账,最重要的是,它已然拥有了自主选择投资影视项目的权利和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