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民健身中心游泳馆内,救生员们正在进行水中救人、心肺复苏等救援训练,迎接游泳馆的重新开放。 记者张健摄
本报讯(记者 张黎丽)苏州市市民健身中心游泳馆今日正式恢复开放,为保证泳客的生命安全,昨天上午,市民健身中心开展救生员岗前考核,14名救生员参与并顺利通过考核。
此次救生员岗前考核内容包括25米速游、潜泳、拖带、心肺复苏四大块。记者在现场看到,救生员需要在20秒内游完25米,此外,还需要通过潜泳、拖带等方式进行救援,将溺水者施救上岸,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急救,十分考验救生员在不同情况下的应急救援措施及技术。
有着三年救生员经验的金迎春顺利完成了此次考核,他告诉记者,虽然疫情期间没有办法下水,但是也一直保持着居家锻炼的状态,每天都会做俯卧撑、打沙包。这几天,金迎春和馆内的其他救生员都已提前到岗下水,进行各项技能的复习。“通过这次考核,我发现自己在耐力上的状态有所下降,接下来,准备针对这块进行再训练。”金迎春说。
苏州市市民健身中心游泳馆馆长花晓烨表示,通过前期的训练热身,以及今天的考试现场结合来看,大家的表现都还是不错的。考核结束以后,救生员们也会加强自己薄弱环节的训练,为泳客的安全筑起屏障。
据了解,疫情期间,市民健身游泳馆14名救生员将全员到岗。现场采用“6+1”的模式,除了6名救生员外,还有一名安全巡视员,负责关注水面安全,指引泳客尽量分泳道锻炼。早上7点正式开馆,年卡人员凭年卡和“苏城码”绿码测量体温,体温正常入场。其他入场人员须出示身份证原件或“苏城码”,且体温正常,实名登记后入场。馆内共有8条泳道,建议每条泳道不超过8人。入场人数达到场地规定最大人数后,实行出一进一管理。
花晓烨提醒,长时间没有下水容易导致腿部抽筋,市民朋友在下水前一定要充分热身,运动量也不宜过大,要循序渐进。她特别强调,由于游泳馆是一个半地下的场馆,通风不佳,泳客们出水后不要逗留,尤其在淋浴间这样的密闭场所,尽量即冲即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