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麻风病:古老瘟疫的前世今生
当时,麻风病被误认为具有高传染性,夏威夷国王卡美哈美哈五世听取美国人请来的德国专家建议,决定将所有麻风病人放逐到特定区域隔离。
2020-06-02 09:38
关键基因表达可使大豆单株产量提高10%
寿惠霞介绍,这项研究成果可以直接运用于大豆产量、品质性状的分子标记物辅助育种,对于增产保质具有积极意义。
2020-06-02 09:38
俄罗斯:研发出鼻内滴入式新冠疫苗
俄罗斯联邦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的“矢量”国家病毒学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马克修托夫称,该中心已于5月21日研发出一款鼻内滴入式新冠病毒疫苗。
2020-06-02 09:36
3D模型确定希克苏鲁伯陨石撞击轨迹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科学家格里斯·柯林斯及其同事,此次利用一个最新模型详细模拟了希克苏鲁伯陨石坑的形成,以确定小行星飞来的方向和撞击角度。
2020-06-02 09:36
以色列:发现两种有效抵抗新冠病毒药物
以色列生物学研究所(IIBR)的科学家日前表示,两种用于治疗高雪氏病(Gaucher's disease)的药物能有效抵抗新冠病毒,并有可能在未来冠状病毒暴发时作为广谱抗病毒治疗药物。
2020-06-02 09:36
消失的重子或潜藏于星际空间
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天体物理学家科萨维尔·普罗查斯卡及其同事研究了来自5个星系的5个FRB——由“澳大利亚平方公里阵列探路者”(ASKAP)射电望远镜检测到。
2020-06-02 09:36
新型金属零件探伤法能降低检测成本
工业自动化超声波控制零部件质量的方法分为两个步骤:被检工件浸入水或其他浸没液中,之后通过液体接头或喷流水柱实现耦合。
2020-06-02 09:35
德国:拟培育“迷你肺”研究新冠病毒
普芬德说:“在这些实验中,我们将使用一种基因组中已经整合了绿色荧光蛋白序列的新冠病毒开展实验。
2020-06-02 09:35
科学家认为“免疫护照”未必靠谱
更严重的是,“免疫护照”可能滋生基于生物学性状的新型歧视。
2020-06-02 09:35
中国农科院启动高蛋白玉米新品种培育
牵头单位要落实主体责任,做好统筹工作,参与单位要协同配合、担当作为,各项任务有机协同,实现任务目标。
2020-06-02 09:33
现代技术是否救得了古代建筑?
据周乾介绍,故宫博物院对古建筑开展修缮之前,都需要进行建筑现状勘察,包括调查建筑本身的残损情况,绘制测绘图纸,评估建筑安全现状,提出维修保护方案。
2020-06-02 09:32
千年悬棺迷雾重重 古DNA技术能否一窥真相
大约在2000年前,少数悬棺葬习俗传承者以文化扩散的方式,将这一习俗大面积传播到了泰国北部等东南亚地区的一些原住民群体中。
2020-06-02 09:31
双槐树遗址的9个陶罐 可能记录了一次超新星爆发
青台遗址位于河南荥阳,与位于河南巩义河洛镇的双槐树遗址,同在现在的郑州市辖区,相距不足百公里,而且同属于时代近似的文化遗存。
2020-06-02 09:30
东亚南北方人群8300年前开始融合
基于这些方法,研究团队成功获取南方5个遗址18个距今8400年—4200年的人类基因组数据,填补了东亚南方大陆核基因组空白区域。
2020-06-02 09:29
数字经济将引领疫情后的中国经济
在5G、医疗云平台等技术支持下,新冠肺炎多学科移动远程会诊国家医疗队项目实现了“前方临床救治,后方多学科远程支持”的诊疗模式。
2020-06-02 09:37
关键技术攥在手 栋梁之“材”将可期
目前,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已正式成立,构建的创新体系正吸引全国创新资源集聚,推动新材料领域的研发与产业化。
2020-06-02 09:34
首个国家级医疗医药应急保障互联网平台运行
与医疗医药检验检测体系联通,保证医疗医药物资作为特殊产品,不在任何环节出质量问题。
2020-06-02 09:33
田怀玉: 用模型预测新冠肺炎疫情风险
田怀玉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根据传染病预测模型的经典理论测算,当时武汉疫情风险已经很高。
2020-06-02 09:32
他找到了治疗小麦“癌症”的“特效药”
孔令让研究发现,小麦近缘植物长穗偃麦草7E染色体长臂末端携带抗赤霉病主效基因,并把该基因命名为Fhb7。” 终于,偃麦草染色体及其片段被孔令让成功导入普通小麦品种。
2020-06-02 09:32
陈刚: 给珠峰量身高 把仪器背上山
就重力仪如何上山,由人背还是牦牛驮,陈刚和队员们最终做的方案是,放弃使用牦牛驮运的想法,全程由队员克服困难,自己背上山。
2020-06-02 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