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剧祖师米应先神像入驻省博:演关公不用化妆

  • 发表时间:2014-05-26 13:19 | 巴黎女士女性时尚网 | 点击数:
  • 一飞网 镜辟天下载 泽雨孔令奇 wcgwe wow潮汐王子 航晟吧 女忍者肉便所 叶选宁倒薄 亲前婚后19楼 查凌睿 男色天下图片 乔弟海岸 嗔你呆呆不解意 张优雨 猎兽都市
  •   昨日,米家后人将神像请出,捐赠给省博。本报记者刘源摄

      其开创了京师“三生”为主的格局

    (长江商报 记者谢方)200多年前,年仅13岁的米应先从崇阳县白霓镇浪口走出去,跟着一个安徽戏班走南闯北,学汉调唱楚腔,后来他以宏亮的嗓音,精湛的技艺名满京师,扩大了“皮黄腔”在京城的影响,并且培养了程长庚等一批戏剧名伶。200年后的昨日,崇阳县米家后人将供奉了200年的米应先神像捐赠给湖北省博物馆,该神像将于5月20日进京,参加在国家大剧院展出的《楚腔汉调——汉剧文物展》,以后将在省博作为固定文物展出。

      演关公不化妆,大吼一声憋红脸

      昨日中午,记者随省博工作人员来到崇阳县米应先故居。建于200年前的青砖瓦房依然保存完好,房屋正中供奉着米家先人牌位和汉剧祖师米应先神像。只见此神像高约60厘米,全木质,一副清朝打扮的米应先着官服,戴官帽,面目英伟。

      汉剧理论研究家、音乐家李金钊介绍说,米应先在嘉庆初年跟着徽班入京师,成为当时汉剧大班“春台班”的台柱,名满京师,当时有“京师尚楚调”的美称。在汉调进京之前,京城昆曲一家独大,唱的多为才子佳人戏,“以旦角、小生为主体”。米应先擅长“夫子戏”,此后京师代之以“三生”为主,板腔体也逐渐取代曲牌体。

      汉剧收藏家刘立说,米应先尤其以关公戏名震北京,素来演关公需要化红脸,但米应先有一项绝活,他演关公不化妆,而是憋一口气,大吼一声,将脸自然憋红。李金钊说,作为早期进入徽班的汉调名家,米应先使皮黄合奏的汉调在京城扩大了影响,为汉调过渡到京调至最终京剧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

      此外,京剧祖师之一的程长庚也曾拜米应先为师,跟着他学了《古城会》《战长沙》等三出戏,而后程长庚将汉剧的精华融汇到京剧中。

      放着牛,就跟着徽班走了

      在米应先的家乡,关于米应先的事迹流传甚广。米应先第十一代孙米军望说,当年仅13岁的米应先在山坡上边放牛,边唱着小曲,路过的安徽班子发现他声音清亮,是个唱“汉调”的好苗子,于是就带他走了。“走之前跟家里人都没有说一声,后来家人去找,牛还在那,人不见了。”

      40年后,已经名满京师的米应先重病之下回到故乡,设科授徒,当时鄂南、赣西、湘北的汉剧名伶,多出自其门下。其后人在道光年间为其塑像,以后一直将其供奉在米家祖堂,每逢初一十五,米家后人都会来此祭拜。

      米军望的父亲米天命曾经和湾子的人组成了一个汉剧戏班,直到八十年代仍然比较兴盛。他回忆,小时候,家里的剧本摞成半米高,父亲还经常给他讲“太爷爷米应先”唱关公戏的故事。可惜的是,随着传统戏剧在民间的没落,现在的米家无一人从事与汉剧有关的工作。

      为了更好地保存神像,米家后人决定将神像捐赠给省博,5月20日,此神像将在国家大剧院展出。

      ■链接

      米应先,艺名米喜子,生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卒于道光十二年(1832),生于崇阳县白霓镇浪口。

     

     

    责编:杨娜


    Tags: 一飞网 镜辟天下载 泽雨孔令奇 wcgwe wow潮汐王子 航晟吧 女忍者肉便所 叶选宁倒薄 亲前婚后19楼 查凌睿 男色天下图片 乔弟海岸 嗔你呆呆不解意 张优雨 猎兽都市
分享到:
  • 上一篇:瞬间丑女变美女 韩国妆容化妆视频教程 下一篇:掌握五个实用化妆技巧 从此告别大饼脸【图】
  • 相关 化妆技巧 资讯
    精彩图库
    • 爱美
    • 健康
    • 情感
    • 美体
    Copyrights © 2011-2014 巴黎女士女性时尚网 www.balilady.com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所有照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本站,我们将立即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