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是大舞台,缤纷夏季更精彩。日前,由江苏赣榆区委宣传部、区文广体局、区体育总会、区老年体协主办的群众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拉开了赣榆区夏季群众文化序幕。赣榆区100多支银发基层业余文艺团队活跃在乡村文化大舞台,成为炎炎夏日里的一道靓丽风景。
近年来,赣榆区各类文化活动蓬勃开展,不仅提升了群众的精气神,提高了群众的道德素养、文化素质,同时也营造出健康和谐的社会氛围。今年,赣榆区宣传文化部门围绕“人文赣榆、多彩福城”这一主题,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组织和引导广大群众共同参与为根本,一方面为广大群众提供展示自我、丰富生活的舞台;另一方面通过整合城乡文化资源,挖掘和发现一批文化艺术人才,推出一系列扶持基层业余文艺团队发展的有力举措。赣榆区沿海、平原、山区镇、村积极鼓励引导草根文化,点亮了全区百余万人口的乡村娱乐大舞台。
亮点一 :中部平原地区的赣榆区青口镇新庄社区有一个乡土业余剧团,成员多是60岁以上的大爷大妈。剧团成员们的积极性十分高涨,自编自演节目20余个,剧团人数也由先前的10余人发展到36人,且演出水平日益提高。社区还帮助翻建面积达120余平方米的大房间,专门用于剧团排练,剧团自编自演的《爱心曲和谐情》代表赣榆区参加全市表演大赛,获得一等奖。剧团还在青口、赣马、石桥等镇演出近百场,活跃了乡村文化。每到傍晚,社区到处是歌舞戏曲,连年过七、八十岁的老人也会走上前活动一番,高兴之情溢于言表。青口镇根据地处区驻地这一优势,充分利用“赣榆风情”广场文化活动这一特色载体,经常性开展民间文艺展演活动,提升民间文艺团队的演出水平和素质,促进居民群众之间的交流、沟通、互动,促进了社区和谐建设。
亮点二 :东部沿海地区的赣榆区海头镇海脐村修建了1万多平方米的海安文化主题公园,建成全镇第一家村级文化大院。每天傍晚,村“夕阳红健身队”都会到文化大院内活动,跳跳舞蹈、拉拉二胡、敲敲三弦,来段扇子舞、秧歌,别有一番情趣。村民刘红兰说:“现在生活富裕了,孩子们也都大了,又不在身边,村民都想锻炼身体了,所以每天聚聚、乐乐、跳跳,心情可好多了。”据了解,海头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渔民文化建设为重点和特色,投资兴建了海州湾渔民文化产业园,改造升级了镇社区教育服务中心,形成了一批村民文化活动阵地。全镇各行政村都配有50平米以上的文化室、图书室和体育健身室,18个行政村配有文体休闲广场,并配备了健身路径,这些文化阵地已成为当地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到目前,海头镇已经建成10多个银发民间团队,经常开展特色活动,在丰富村民业余生活的同时,也让他们切实地感受到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新变化、新气象。
亮点三 :西部丘陵山区的赣榆区班庄镇在整合优势资源保护传承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的基础上,大力建设乡村文化新亮点。添置乡村文化宣传设施,注重培育乡村文化宣传团队,正确引导、鼓励、支持乡村文化宣传组织。全镇16个行政村分别建成“夕阳红”健身团队,开展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健康向上的文化宣传活动。他们结合农村家庭生活实际,自编自演了一批反映农村尊老爱幼、远离赌博的相声、小品等曲艺节目,让村民在家门口也能看到文化娱乐节目,活跃了乡村群众文化生活,构建了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受到群众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