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超标的人很难拥有健康的体魄,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企业的“细胞”——班组。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以服务员工为重点,从管理和科技两方面减轻班组负担,探索“瘦身、健身、强身”的班组管理之道。
管理减负:厘清哪些活该班组干
这两天,忙着研发“变电站二次设备清扫吸尘通用组合件”的国网枣庄供电公司员工贾寅飞一天要接不下10个电话,有车间的、市公司的,还有省公司打来的。
“都是为创新项目操心的,很多事比我们想的都周到。”贾寅飞告诉记者,今年4月,他们申报的科研项目刚一通过市公司评审立项,就获得3万元的经费支持,研发过程中,还得到了高校专家和生产厂家的技术支持。
这种“上级为下级服务,管理为一线跑腿”的情况,在国网山东电力并不是个案。用该公司工会副主席宋士锋的话说,“班组建设,过去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现在是‘千金重担人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
这种角色的转变源于管理制度的顶层设计。在公司指定的文件中,将省、市、县公司在班组建设中的“角色”写得明明白白,将各级部室、车间、班组在班组建设中的“责任田”划得一清二楚。
除了厘清哪些活该班组干,该公司还大力压减会议、检查、培训等事务性工作,确保班组能专心干好该干的活。
“今天不加班吗?最近单位不忙啊?”这是最近国网潍坊供电公司员工张宏滨每次下班后,妻子总要问的一句话。
张宏滨的回答每次都不一样,“这周不用去市公司开会”、“技术比武不用从班里抽人了,人手富裕了”、“这个月一次迎检都没有,不用整理资料了”……
张宏滨的“轻松”印证了国网山东电力治理“文山会海”的效果:上半年,该公司涉及班组的会议同比减少32%,需班组报送的文字材料同比降低36%,各类脱产培训、封闭式培训数量降低70%,在春检最繁忙的阶段,实现“零迎检”。
科技减负:避免同样的活重复干
6月10日,从春检一线回来后,国网淄博供电公司员工王亚飞就开始往“班组建设一体化平台”系统里录入当天的工作总结和第二天的计划。“原来要花几个小时完成的录入,现在不到半个小时就全部完成了。”
王亚飞坦言,原来每周一次的安全活动记录,要分别在班组系统和生产系统里各录一遍。而班组的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不仅要录入班组建设的“工作日志”,还要录入重复的“班务记录”,否则就没法进行下一步的总结和反馈,班组也会被扣分。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的种类越来越多,数据采集量越来越大。
“我们做了一个统计,最近2年时间内,班组信息系统的数据录入量翻了一倍,其中很多是重复录入。” 国网山东电力科信部信息处处长李冬说,重复统计的原因是专业管理偏重条块分割,缺乏横向协同。解决这一问题,关键要打破专业壁垒,加快信息融合。
今年以来,国网山东电力把实现信息共享作为科技减负重点,多次召集省公司专业部门和软件开发商全面梳理信息系统业务流程,对重复交叉的部分进行精简合并。截至目前,共完成525套自建系统清理下线,减少1238项重复功能模块。
在推进信息系统“瘦身”的同时,国网山东电力还加强横向“共享”,以“一个入口、一次录入、全局使用”为目标,研发“班组一体化信息平台”,通过建设统一的“数据池”,实现数据透明共享。目前,该系统已在国网山东电力检修班组全面试运行,10月底将在全部营销班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