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天开始,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厉”的进口奶粉新规开始实施。国家质检总局明确规定,自2014年4月1日起,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中文标签必须在入境前已直接印制在最小包装上,不得在境内加贴。产品包装上无中文标签或者中文标签不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一律按不合格产品做退货或销毁处理。那么,南通市场上的情况如何?业内人士对此又如何看待?此举对于消费者而言又将带来什么好处?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大卖场已鲜见母婴店仍有售
记者通过走访多家商场及超市发现,一些在国内比较知名的洋奶粉品牌,如雀巢、雅培、多美滋等,均已在罐体上印制了中文标签。
市区工农路乐天玛特超市的一名负责同志表示,超市销售的所有洋奶粉品牌,在规定实施后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目前超市现存奶粉未发现贴牌情况。记者随后沿着工农路又先后走访了多家大型超市,均未发现贴牌乳粉在售。
记者又走访了多家社区母婴店,发现部分商家上架的部分进口奶粉中,仍有贴牌奶粉在售,部分标贴上的中文还是繁体字。
一家母婴店的沈经理表示,既然有了规定,店家一定会积极处理。他告诉记者,这些贴牌的产品大多是在新规实施前就进的货,存在一定的库存应在情理之中。
未曾听说新规看重产品口碑
在商家纷纷落实新规之时,南通市民对此又持怎样的态度?
昨天下午,朱先生和妻子推着购物车在一家卖场奶粉专柜前停了下来。他们是来为3岁的女儿来挑选“口粮”的。当记者问及朱先生是否听说奶粉新规时,朱先生表示未曾听说此事。
“我们给孩子买奶粉一直都吃的是一个牌子,基本没有换过,至于当初选择时也没有刻意在乎是否是进口奶粉,只是选取了一个周围亲朋大多推荐的品牌而已,并且购买时会按需选购。 ”朱先生告诉记者。对于已经实施的新规,朱先生认为,既然被称为最严规定,那么一定会提高相关产品的上市门槛,这对于像他这样的普通消费者而言无疑有利无害。
提高准入门槛规范奶粉市场
目前,中国已进入母婴市场需求大规模爆发时期。由于职业女性数量增加,断奶时间提前等因素,纯母乳喂养率逐年下降,这带动了婴幼儿配方奶粉的高速发展。业内预计,未来中国婴幼儿奶粉年增长幅度在5%左右。
一名现供职合生元公司的业内专家指出,优质奶粉的生产应当采用全配方喷雾干燥技术,运用这种技术生产的奶粉溶解性好,营养混合均匀,婴幼儿易于消化吸收,另外由于配方始终在液体中混合,便于进行巴氏消毒,杀灭任何潜在的致病菌,奶粉将更加安全。而如今奶粉市场之乱,首先乱在生产源头,尤其是贴牌的“假洋鬼子”,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不仅欺骗了消费者,也带来了整个行业的混乱。“因此,这项新规定的推出将使得市场准入的门槛提高,并起到规范市场、保护消费者的积极作用。 ”这位专家表示。
记者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