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真烂漫的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也是未来社会的柱石,代表着未来的希望。儿童可爱单纯,想象力丰富,对世界充满好奇,也脆弱需要保护。儿童作为天真者原型的典型代表,往往与其守护者父母原型同时出现,在表达父爱、母爱主题的广告中往往少不了纯真儿童的身影,也正是他们的稚嫩、乖巧、可爱打动观众的心扉。泰式广告善用儿童原型,在父亲节广告《我的爸爸是个骗子》、雅高酒店《会飞的男人》、泰国人寿保险《Que Sera Sera》、华歌尔《简的秘密》等广告中都出现了纯真儿童的形象,他们乖巧懂事,对未来艰难的生活一无所知,在父母的庇护下开心成长。他们烂漫的笑容是为生计所迫的父母最大的宽慰和精神动力,有了他们的存在,父母面对生活的艰辛一无所惧、勇往直前,续写着爱的传奇。也正是广告故事所展现的人性内涵令受众感同身受并为之落泪。
生活中所有的典型情境都是原型。上述四种人物原型是最大多数受众的共同经验,在泰国影视广告中也最为常见。此外,孝子、浪子、追梦人、破坏者、智者、勇士等人物原型在泰式影视广告中亦有出现。
三、结语
泰国影视广告对受众心理把握独到,对人物原型的选择有所侧重,善于捕捉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生活,为原型赋予时代精神,通过广告叙事中细节和冲突的展现,塑造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与受众探讨人性、生存等永恒命题,释放受众用理智无法控制的情感和欲望,最终实现其目的——在广告所要宣传的产品和受众的意义需求之间构建关联,最终促使受众进行消费,其做法值得国内广告借鉴。
参考文献:
1.叶舒宪.神话——原型批判[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2.[瑞]荣格著,徐德林译.原型与集体无意识[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
3.程金城.原型批判与重释[M].东方出版社,1998.
4.刘林沙.中国广告原型研究[D].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作者系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