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众圈 > 微信资讯 > > 文章
人物丨她的愿望是,让浙江500万更年期女性留住“青春”!
摘自公众号:浙江科普发布时间:2016/7/5 7:40:13
更年期是每个女性必经的一个阶段,也是一生中重要的转折期。然而,当出现更年期的症状,无论生理还是心理上的问题,中国很多女性都以“不过是到了更年期”为由硬熬过去,无论是女性自己还是整个社会,对更年期女性健康问题都缺乏关注。对于妇科专家周坚红而言,她的愿望就是,让浙江500万更年期女性留住“青春”!
专家介绍周坚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更年期保健学组委员,浙江省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更年期保健学组组长。长期从事妇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擅长围绝经期激素补充治疗、泌尿妇科、普通妇科及微创手术。
01class被忽视的更年期女性 46岁左右的女性,血脂增高可达29%;
56-65岁的女性,胆囊疾病发病人数是同龄男性的3.5倍,冠心病是男性的1.67倍。
2013年,我国已有超过1亿绝经期女性,跃居世界首位;
2030年,我国绝经女性将达到2.8亿,是世界上绝经人口大国;
……
对这些数字,浙大妇院周坚红主任早已烂熟于心。周坚红初次意识到围绝经期女性的健康问题,是在2009年9月,她从病房被调到门急诊科当主任的时候。从产科硕士到肿瘤博士,从妇科手术医生到门诊主任,岗位和身份的转变,给周坚红带来了新的动力与热情。
门急诊是医院的窗口,通过与患者的第一时间接触,周坚红发现来看妇科内分泌的患者有很多,但并没有很多医师完全投入到内分泌专科中,且病人也不知道找谁看,往往病急乱投医。见此情况,周坚红先找到几位副主任医师,每人负责半天的内分泌专科门诊。
与此同时,周坚红开始深入研究围绝经期女性激素补充治疗(简称HRT)。她阅读了近十年的中、英文医学论文,对有关妇科内分泌最新文献的每一本都看了不止三遍。她深刻认识到围绝经期女性的健康困扰,也知道HRT治疗可以缓解围绝经相关症状,提高适合妇女的生活品质。
在周坚红的带动下,2010年3月,浙大妇院终于开设了更年期门诊。3月31日都市快报对更年期知识的整版报道,在全省宣传了更年期门诊,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许多人甚至还拿着报纸来找周坚红就诊。
周坚红记得,有太多女性向她讲述如何从漂亮女人变成“黄脸婆”,如何从和蔼的母亲变成“恶婆婆”,或者如何从能干的业务骨干变成了“半废人”。然而由于观念的老化,国内广大群众对围绝经期相关知识的缺乏,加上对激素存在传统的恐惧心理,使得HRT在围绝经期综合征规范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受到严重限制。
02class二起二落的激素补充疗法 什么叫性激素补充治疗?性激素补充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是当机体缺乏性激素,并因此发生或将会发生健康问题时用外源性的给予具有性激素治疗活性的药物,以纠正由于性激素不足而导致的相关健康问题。
激素补充治疗(HRT)在国外已风风雨雨历时70余年,历经二起二落。
1942年,第一个正式用于雌激素补充治疗的药物是结合雌激素,由于它的神奇疗效,奠定了激素补充治疗的地位。然而,由于当时未科学合理地加用孕激素保护子宫内膜以及医生给患者随意开同样剂量的雌激素——不考虑其体重、治疗史等因素,50年代中后期研究发现,使用雌激素会使得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增加到原来的4倍。于是,激素补充治疗一度陷入低谷,至今还给医护人员和大众遗留了挥之不去的恐惧。医学科学和临床实践证实,雌激素加上孕激素的HRT能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因此到90年代,HRT的使用率第二次回升。
2002年,美国公布了妇女健康启动(WHI)临床研究,表明妇女使用激素替代疗法,导致乳腺癌发生率、心脏病发生率升高。此言一出,激素补充疗法被打入冷宫。 到2004年,专家们又发现,2002年的2万多名调查对象中,平均年龄为63岁,不能代表大多数正在使用激素替代疗法(50岁左右)的妇女。同年12月,国际绝经会议制定了《激素替代疗法指南》,继续推荐临床使用激素替代治疗,该指南还声明:更年期的激素治疗是必需的。
2011年国际绝经学会(IMS)的相关指南指出,绝经过渡期激素替代治疗的安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HRT的启用时机,围绝经期和绝经早期是HRT应用的重要“窗口期”。激素补充治疗的最佳时机,一是围绝经期,二是绝经少于10年或年龄小于60周岁。
2013年,国际绝经协会报告指出:绝经后激素补充治疗可降低60岁以下妇女全因死亡率达39%。
2016年国际绝经协会最新推荐,激素补充治疗对预防与绝经有关的骨转换增加和骨丢失治疗是最有效的。
03class愈发坚定的医学科普之路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步伐日益加快,绝经妇女的健康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欧美发达国家HRT的使用率已经在30%以上,而我国仅为1~2%。再加上整个社会和医疗界,包括妇产科医生,对HRT依然存在很大误区,使得浙江省500万更年期女性忍受着不必承受的健康问题。
在周坚红看来,对女性HRT治疗的知识普及时不我待、刻不容缓。最早开设更年期门诊时,周坚红便观察到,来看病的患者对更年期知识和HRT治疗了解很不全面,便主动留下他们的联系方式,并持续三年随访,治疗之余免费为他们普及医疗知识。
六年公益科普下来,周坚红总结的最重要经验便是要坚持从上而下的科普传播。一方面,对医生的科普培训显得越来越重要。通过培训班和门诊进修的方式,按照国际绝经协会的最新指南以及我国绝经指南和流程,对地方专科医生进行培训辅导,提升妇科医生对更年期相关问题的诊治能力,帮助各地开设更年期专科门诊。另一方面,大众科普依然是主力军。除了自己利用节假日时间四处奔走步道,宣讲女性HRT知识,更要发挥保健学组的作用,在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如报纸、电视传统媒体以及网络、微信等新媒体,参与科协、妇联、工会、图书馆的各种科普活动,提高对更年期的认识。近年来,周坚红坚持每年向社会开展讲座30余次,听课人数达到2-3万人/年。
如今,周坚红已出版了两本科普专著,她倡导的基层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已报省科技厅,激素补充治疗方案的规范及协作网络的建立项目已报省卫生厅。为了浙江省500万的更年期女性,也更为了全中国女性“留住青春”的愿望,让世界卫生组织“健康的衰老”理念真正落实到更多的女性身上,周坚红在公益科普的道路上越走越执着,越来越信心满怀!
温馨提示
1、激素补充治疗的适应证
(1)血管舒缩障碍、睡眠障碍、疲倦、烦躁等绝经相关症状——是激素补充治疗的首要指征;
(2)阴道干涩、疼痛、反复发作的膀胱炎、阴道炎等泌尿生殖道萎缩相关问题——激素补充治疗是最有效的;
(3)骨质疏松症的高危因素(含低骨量)及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激素补充治疗可作为一级预防的手段。
2、激素补充治疗的禁忌证
(不能用药或不建议用药)
(1)已知或怀疑妊娠的妇女;
(2)原因不明的阴道流血或子宫内膜增生的妇女;
(3)已知或怀疑患有乳腺癌的妇女;
(4)已知或怀疑患有性激素相关恶性肿瘤的妇女;
(5)患有活动性静脉或动脉血栓栓塞疾病(近6个月内发生过该类疾病)的妇女;
(6)严重肝、肾功能异常的妇女;
(7)患有血卟啉症、耳硬化症的妇女;
(8)患有脑膜瘤的妇女(禁用孕激素)。
(本文:记者/张凯;新媒体编辑/何琳。)
来参加小加君为大家预备的“请挑战”答题游戏,好玩又能涨姿势。小伙伴们既可以参与线上答题,也可以线下进行科学交流。
还在犹豫什么,赶紧加入“请挑战”微信群“科学来帮忙(江南e站)”吧!
(长按二维码,小秘书有话对你说!)
科学+丨有腔调,有品位,有意思
主办: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承办:北京科技报丨北科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