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沙社区陆阿顺和马美香
浙江在线7月11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 蔡杨洋 文/摄)在杭州上沙社区,有一对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内”金婚夫妻。丈夫陆阿顺常年在外跑生意、忙事业,妻子马美香在家干农活、管家务。他们就如一双筷子,合拍地品味着生活的酸甜苦辣。
丈夫在外忙生意 她一个人扛起家里大小事
42岁那年,陆阿顺开始搞企业。之前,他是村里小有名气的泥水匠,带着小工到处给人盖房子。
“泥水匠的衣服非常脏,都是泥浆。她洗衣服的时候说,肯定要苦一辈子了。”陆阿顺回忆,听到妻子这样讲,心里很不好受,就想去找找有没有其他生计。
就是为了不让家里人吃苦,陆阿顺毅然选择了重新开始。
当时,乡办电镀厂的发展很不好,很少有生意。陆阿顺得到了试一试的机会,成了电镀厂的销售员。
连续三个多月,他都奔波在外拉业务,有时要很长时间才能回一趟家。因此,料理家务、照顾老人这些事情,全部落在马美香的身上。
她不仅没有怨言,而且很支持丈夫,尽量不让他操心家里事。“没有办法,都是为了这个家。日子苦,总得要出去赚钱。”坐在沙发上回忆的马美香说,年轻时多干点,其实也不觉得辛苦。
陆阿顺的努力,很快得到了回报——电镀厂接到了很多单大生意,开始招收职工、扩大生产,而他本人也被任命为厂长。
之后,陆阿顺变得更加忙碌,在跑业务的同时还得管理企业运转。马美香仍旧担负着大大小小的家务事,把家整理得井井有条。
那时候,陆阿顺厂里的人经常来家里吃饭,一周至少有三四次。满满一大桌饭菜,全是马美香一个人准备的。
“别人叫我陆师傅,喊她陆师母。他们经常说,陆师母烧得菜好吃,要到陆师母家里去吃饭。”陆阿顺说,他们家也成为几个生意朋友聚餐的地方。“烧菜洗碗全是她弄,从来没有抱怨过。”
听到这些,马美香只是不停地笑。
年轻时相互支持 年老后相互陪伴
孙子陆震跟爷爷奶奶生活了十多年。他说,自己的记忆里,爷爷奶奶从来没有吵过架,“爷爷很让着奶奶,他没有对奶奶大声说话过,从来没有。”
陆阿顺说,两个人生活难免拌几句嘴,但从来不争吵。“她生气的时候,我就骑个自行车去外面兜一圈。回来后,事情也就过去了。”
年轻时,他们相互支持,一起撑起整个家庭。现在,这两位七旬老人,更多的是相互照料和陪伴。
由于身体状况不佳,马美香已经不再干家务活。陆阿顺依旧操心着油漆厂,但把更多时间留给妻子,陪她看看电视或出门散步。老伴要去医院看病配药,陆阿顺一定亲自接送、安排。
陆阿顺的小儿子陆建勇说,父亲是个性格强势的人,对子女也严格,但唯独对母亲尽显温柔。“我们几个小辈有时开玩笑,老爸对老妈,就差把天上的月亮摘下来送她了。”
前段时间,马美香身体不太好住院,出院后就在家卧床休养。由于每天长时间卧床,她的背肌出现无力感和酸痛。
“她以为自己又出现骨质疏松了,情绪很不好。我建议叫一辆面包车送他们去医院,但我爸坚持要喊救护车,怕坐面包车不稳当。”陆建勇说,“对我妈的事情,老爸非常重视。”
“他们之间没有轰轰烈烈的故事,但很多生活小事上都能反映出对彼此的关切。”陆建勇说,作为子女,看到他们能一辈子这么融洽,从不需要担心他们间会出现矛盾,打心里感到满足、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