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心内科收治的女性患者中,更年期后患冠心病的女性占较大比例,而且其病情往往比男性更为严重。这一现象让不少心内科专家颇为担忧。患病率高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有直接关系,而肥胖、缺少运动、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又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专家表示,绝经后的女性一定要注意控制体重,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预防冠心病。□东方今报记者 王雁蕊
现状:更年期后女性更易患冠心病
“一般来讲,女性绝经之前,雌激素水平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对心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专家张辉介绍, 女性绝经之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体内雌激素分泌逐渐减少,代谢紊乱引起血脂增高,血液黏稠度增加,从而引发动脉硬化,使冠心病的发病机会显著增加。此外,医学研究发现,高血压是女性患冠心病的最危险因素,而女性绝经后是高血压的高发时期,因此中老年女性应该注意监测自己的血压情况。
张辉强调:“不难看出,对于女性尤其是正处中老年的母亲而言,冠心病危险因素很多,而且很容易受到危险因素的伤害,避免以及控制好这些危险因素才能防止冠心病。”
女性冠心病有独特的发病规律,大多数患者在绝经后出现。据统计,女性初发冠心病时间比男性平均晚10年,出现心肌梗死或猝死的严重事件比男性晚20年。在临床上,50岁以上的女性冠心病患者越来越常见。
提醒:女性患者发作时常症状不明显
“女性冠心病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临床症状不明显。”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专家赵育洁说,“一般冠心病都从心绞痛开始,即胸骨后的压榨感。所以,胸痛是缺血性冠心病的一个重要体征。但是对于女性患者,胸痛的症状却较少。有不少冠心病发作的女性患者都无任何胸痛或压榨感。”
可见,根据胸痛症状来判断女性是否患有冠心病并不可靠,这必然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误诊和漏诊。赵育洁说,如果按照冠心病的典型症状来诊断,至少有50%的女性冠心病患者漏诊。
一般来说,在临床上,因为冠心病而急诊的女性,除了胸痛外,最常见的是呼吸困难,其他症状往往不明或疑似其他疾病,比如头晕、腹痛、背痛、肩部不适、颈部、下颌疼痛等。而心梗发作的女性70%的患者在一个月之前有易感疲劳、失眠、呼吸急促等。所以,异常疲乏是女性发生冠心病的重要先兆。
措施:药物治疗和健康生活方式“双管齐下”
那么,对于女性而言,日常生活应该如何预防冠心病及冠心病的复发?张辉指出,主要从药物治疗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两方面着手,双管齐下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危险因素。
首先,药物治疗方面,必须加强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阿司匹林因为安全有效且价格低廉一直作为首选药物,承担了长期的防御工程。美国心脏学会更新的《女性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中提出,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女性每天可服用适量的阿司匹林预防心肌梗死和中风。
此外,更年期后的女性往往容易发胖,特别是腹部肥胖。另外,由于高糖、高脂饮食,女性糖尿病患者也步入冠心病行列。因此,预防冠心病,必须预防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专家表示,在步入绝经期之后,首当其冲就是生活方式的改变,特别在饮食上,因为多数女性喜好高糖和高脂饮食,同时又缺乏锻炼,这将造成糖代谢异常、血脂高、肥胖等,这些对冠心病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更年期后的女性更应注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每周规律运动;坚持低盐、低油、低糖饮食,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鱼、高纤维食物等。同时注意适当减负、减压,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时刻保持良好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