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 ▏健康医疗大数据:带你看懂政策里的政策红利和灰区红线
移动支付-全文略读:这些数据的价值归属当前未明确,最大可能是医院和患者共有,如果想从中开发应用获利,最好事先做好利益分配方案,否则不仅有很大的社会道德舆论风险,在可预计时间内也很可能面临政策监管风险。最后提醒一句,勿忘投身健康医疗的初心,勿被短期利润蒙蔽双眼,只有创造...
关于
赛思信安大数据技术,市场、产品、交流与服务平台,大数据发展趋势讨论,数据科学研究,大数据行业应用研究。请关注公众号“赛思信安大数据论坛”。
文章来自:中新网、搜狐网声明:本文选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赛思信安立场。
《意见》提出,要夯实医疗健康大数据应用基础,建立全国健康医疗数据资源目录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评估监测,促进医疗、医保、医药数据联动,完善疾病敏感信息预警机制,普及健康生活方式;积极推动“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推进互联网健康咨询、网上预约分诊、移动支付等应用。到2017年底,实现国家和省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以及全国药品招标采购业务应用平台互联互通,跨部门健康医疗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格局基本形成。到2020年,建立国家医疗卫生信息分级开放应用平台,依托现有资源建成100个区域临床医学数据示范中心,基本实现城乡居民拥有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和功能完备的健康卡,适应国情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模式基本建立,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新业态蓬勃发展,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发展目标。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宁家骏认为,“医疗健康领域所包含的数据是非常巨大的,其应用也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意见》的推出,既关系民生、满足群众健康切身需求,又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医疗大数据将给民众带来怎样的健康红利?国家卫计委副主任金小桃表示,大数据技术与健康医疗服务的深度融合应用,能够使优势资源“下得去”,更好地推动分级诊疗落地,加快远程医疗普及,推动精准医疗发展。
国家卫计委规划司副司长张锋认为,《意见》有利于打破信息不对称格局,提升全体人民健康医疗服务可及性。同时,这也是一项全新的事业,隐私安全风险大,迫切需要创新监管模式。
带你看懂政策里的政策红利和灰区红线
要说谁最关心《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非产业莫属!产业是啥?说白了就是投身其中的企业、人力、技术和资金。
过去几年,互联网健康医疗行业的发展用“风起云涌”和“群雄逐鹿”来形容丝毫不为过,怀揣大量金钱的高富帅和身怀技术绝技的科技牛纷纷着眼健康医疗,在他们的眼中处处是痛点,在他们的嘴里天天谈颠覆。尽管巨大行业和政策壁垒之下,超过80%的人创业失败,但政策虐你千百遍,你依然要待政策如初恋。产业篇解读在此帮你拨开迷雾,助你读懂健康医疗大数据新政。
曾有这样的说法,产业界担心油门不够劲,为了加速使劲踩、使劲踩;政府害怕刹车不够灵,为了安全频提醒、频提醒。据不完全统计,《指导意见》全文出现“安全”一词33次,是除了“健康”、“医疗”和“大数据”之外的最高频词,由此可见政府的观点是,慢一点没关系,千万不要在安全上出问题。是否具备相应的安全能力将成为企业入门的核心资质。
什么是安全?新政明确“规范有序、安全可控”,建立健全健康医疗大数据开放、保护等法规制度,强化标准和安全体系建设,强化安全管理责任,妥善处理应用发展与保障安全的关系,增强安全技术支撑能力,有效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并在14项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中专门列项强调。
原文严谨,引用供读:“加强健康医疗数据安全保障。加快健康医疗数据安全体系建设,建立数据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制定标识赋码、科学分类、风险分级、安全审查规则。制定人口健康信息安全规划,强化国家、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工程技术能力,注重内容安全和技术安全,确保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核心系统自主可控稳定安全。开展大数据平台及服务商的可靠性、可控性和安全性评测以及应用的安全性评测和风险评估,建立安全防护、系统互联共享、公民隐私保护等软件评价和安全审查制度。加强大数据安全监测和预警,建立安全信息通报和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建立健全‘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安全工作机制,完善风险隐患化解和应对工作措施,加强对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安全、患者隐私、商业秘密等重要信息的保护,加强医学院、科研机构等方面的安全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