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马云要消灭职业经理人?
让子弹乱飞:不可不听的职场故事
2011-01-12
记者 张海龙
在职业经理人看来,我按程序做了就行了。但是一味按程序做事,往往做着做着就偏掉了,结果完全不是预期的目标。这对企业来说,是很要命的事。做企业很残酷,很多时候生死就是一瞬间。
马云的雷人说法
阿里巴巴的掌门人马云提过一个很“雷人”的概念,说要消灭职业经理人。
他主要是讲职业经理人的文化和他要的企业家精神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最大的差距在于,企业家是对结果负责,而职业经理人只会对过程负责。对企业家来说,一件事情做好了没有、做成了没有,结果最重要。而在职业经理人看来,我按程序做了就行了。但是一味按程序做事,往往做着做着就偏掉了,结果完全不是预期的目标。这对企业来说,是很要命的事。做企业很残酷,很多时候生死就是一瞬间。
马云所说的企业家精神,最核心的内涵,是强调对结果负责的企业家思维。就是要能够想尽办法达成目标,就是讲究效率、讲究结果导向,讲究削尖脑袋也要把这个事情做成。
其实马云讲的消灭职业经理人,也不是说把所有经理人都赶出去。不是那个意思。他讲的意思,就是要把职业经理人转型成企业家,然后把我们一般的员工也要转型成企业家型的思维。
谁去鹅城做县长?
姜文新片《让子弹飞》正热映。电影故事改编自四川作家马识途的小说《夜谭十记》中的一篇《巴陵野老盗官记》。原著讲述的故事,是北洋军阀时期,一个疾恶如仇的土匪用钱买了一个县长官位。居官之后,白天审案为百姓申冤,夜里扮成响马杀富济贫,最后悲惨地被捕遭枪决。
这个故事被姜文一顿鼓捣,顿成中国“魔幻”电影开山之作,无论是其台词的荒唐吊诡,还是其情节的搞怪无厘头,乃至其出演影片的男影星之多,均堪称中国电影之最。
电影一开头,冯小刚演的汤师爷就死了。葛优演的县长马邦德怕死,遂诈称自己是汤师爷。占山为王的麻匪们,职业目标就是抢钱,钱没抢到,姜文演的匪首张麻子于是决定自己当一回县长,带着汤师爷,去鹅城上任,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捞到钱。
张麻子斩钉截铁作出上任鹅城县长的决定,换在职场上来看,正是一种对结果负责的企业家思维。如果他还只是停留在一个职业经理人的层面,认定自己的身份就是麻匪绝不越界,那就只能按程序继续当麻匪,等待下一趟不知何时才能来到的火车。
按照马云“拥抱变化”的理论,由麻匪变身县长可谓及时,这叫迅速转变身份。民营企业老板大多喜欢张麻子这种敢打敢拼敢决断的人才,因为企业的终极目的也是去抓钱,行动力是第一位的,而不是先考虑你的程序是否正当。
做县长最要紧的是什么?
张麻子在马上喝问汤师爷:做夫妻什么最重要?答曰:恩爱!
张麻子在马上再问汤师爷:做县长什么最重要?答曰:忍耐!
因为一碗凉粉,六子被憋屈到剖腹自杀,张麻子要立马报仇,汤师爷说“杀人诛心”,你杀了人还挣什么钱?还是结果第一,所以张麻子忍耐住先不动手。
《教父》中也有类似表述——不要愤怒,愤怒会影响你的判断。
现实的案例是:某家大型集团公司牵头承接了一项展示工程,一共有十家公司参与,每家都出了上千万的赞助费,于是家家都有要求。薛诺是这家牵头集团公司的项目负责人,成天忙于在十家公司间斡旋,四处摆平关系。其中有家公司要求极多,对方的项目负责人以挑刺作为每天的工作内容,极难纠缠。某日,对方公司老板现场踏访,对工程多处不满意,嫌自己公司在展示中出现太少,于是大发雷霆,指着薛诺鼻子大骂了整整半个小时。正好薛诺老板也在现场,一脸淡定,任对方老板骂了个痛快。事后,薛诺赤红着一张脸问老板为何不奋起反击,索性把钱退给对方自己玩算了。就像武举人对黄四郎说:四爷,他们打我的屁股就等于打您的脸啊!
只是,老板笑笑,说,我们做企业的还受不了几句骂么?我要是也火了,和他对骂起来,那是什么成色?这点气都受不住,还做什么生意?我要是几句骂都听不得,还混什么江湖?
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
碉楼炸了,黄四郎灰飞烟灭。
张麻子仰头看天,说:六子、师爷、夫人,老二,你们都看见了吧?
另一个版本,是姜文对着虚空中的观众发问:各位,你们这回都看懂了吧?
这另一个版本的背景,是说从电影商业的角度来看,姜文上部电影作品《太阳照常升起》没让群众看懂,所以没挣着钱,是个失败的生意。言下之意,是说那部电影步子迈得有点儿大了,扯着了市场的蛋,让艺术家们心疼。
市场是个进化论,所以一定要找到关键,不能跑得太前,刹不住车,容易出事。比如,如何给一个跨国医疗仪器公司做血糖仪的战略规划?有人说全国要布下多少多少销售网点,有人说要请调查公司出具一份千人以上样本的血糖升高报告,有人说要在全国各城市主流媒体投放预算超过五百万的广告……
专业的咨询公司最后给出建议:全国建立一支800人的25岁到35岁男性专业销售队伍,专攻二甲以上医院的老护士长。
什么叫关键点?这就是关键点。一剑封喉,凌波微步。
什么叫市场领先?就是永远比对手多走一步甚至半步,但不是十步乃至百步。
大哥,你还不了解我吗?
黄四郎施出毒计,派手下人假扮麻匪混淆视听,既发银子,也强暴民女。
张麻子黑着一张脸,审视手下众兄弟,众兄弟一一辩解——
大哥,你还不了解我吗?我……我一向都是被动。
大哥,你还不了解我吗?我做事从来不留活口。
大哥,你不会怀疑我吧?我到现在都还……俗称处男。
大哥,如果是我的话……那么趴在桌子上的就会是她丈夫了。
张麻子此时心中感叹:看来各位兄弟都是身怀绝技的人啊,那一定是汤师爷在骗人!
身为一个带头大哥,也相当于职场上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了解手下每个人的特点自然是重中之重。否则,一是容易患上疑心病,致使团队离散;二是带不好兵打不好仗,会让团队失去战斗力。
张文在一家公司里任职公共事务部总经理。他是个空降兵,此前在另一家更大规模公司里任职,这种背书效应让他拿到了七十万年薪。因为不了解手下,又急于树立威望,于是来了个乾坤挪移,把每个人的工作内容都作了大调整。手下也不含糊,集体向公司董事会成员告状,说是这个总经理乱来,压根就没把合适的人用在正确的地方,眼高手低,对不起那份年薪。这事儿闹得动静大,张文颇被动,一时间手足无措。召开部门分会,他原本想和手下对质,却惨遭逼宫,差点儿丢了总经理这职位。
我既要站着,又要把这钱挣了
想挣钱,就得跪着。当县长,就是跪着和黄四郎分钱。
汤师爷是职场中最常见的职业经理人代表,按照固定的流程和模式,就能挣钱。
身为一名有理想的职业经理人,张麻子的想法很简单:我既要站着,又要把这钱挣了。
两种想法,代表了两种价值观,也代表了两种方法论,结果大大不同。
几年前自主创业的老朱有个经常拿来讲的身边故事,可以比作相关的商业案例——
他住的小区里有对来自安徽的农民工夫妻,暂时栖居在临时搭建的窝棚里,捡捡垃圾,看人眼色吃饭。小区要整治环境,勒令夫妻俩限期搬出,或者就去义务看管自行车棚,没钱。这种处境,相当于跪着,并且没钱。夫妻俩哭哭啼啼,老朱热心,就去给上了一课。
第一个建议,义务看自行车棚没什么不好。虽然没钱,但在里面自己搭个小屋,没人说,相当于解决了城市里的住房问题,算下来也是一笔收入。第二个建议,有了自行车棚,相当于张麻子有了鹅城,是个挣钱的基础。看自行车免费,但可以帮人打气补胎充电么,这是收费项目。第三个建议,跟小区居民混个脸儿熟之后,就可以发展延伸项目。比如,帮人接孩子,帮人做家政,帮人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第四个建议,走出去引进来,把老家的土特产品拿到小区里卖。城里人现在都活得金贵,吃啥都要吃个本色,那就把家乡的走地鸡和土鸡蛋运一批来么,肯定大受欢迎。
夫妻俩一听,茅塞顿开,依样行事,果然不错。不过半年时间,堂堂正正地站着,也挣了好几千块钱。过年前,给老朱送了十只走地鸡。
这个案例,讲的是职业经理人要善于转变观念,一切为客户着想,挣有钱人的钱。
你看,站着挣钱,只要方法对路,一切皆有可能。
♂专家点评
左德仁(政工师、心理咨询师,曾任大型国企党委书记)
只见贼吃肉,不知贼挨打
职业经理人的故事我们讲得很多了,马云这个提法挺有意思,引人注目。
把马云的说法和电影《让子弹飞》一一对应,就更有意思。职场和战场其实一样,都是为了完成任务。如何创造性地完成任务,那才是重点。否则,你就不能解释为什么很多做企业的人拿电视连续剧《亮剑》作企业文化培训。
有个故事说,老强盗带着徒弟抢银行,被警方追捕。两人狂逃,好不容易甩掉了警察,两人累得瘫倒在地。
惊魂稍定,徒弟说:“师父啊师父,要是这个世界上没有警察,该多么美好啊!”
师父骂:“放屁!要是没有警察,我们还有饭吃吗?”
徒弟大惑不解。师父一一道来:“你想想,如果没有警察,是不是大家都敢去偷去抢了?正因为警察把那些能人挡住了,我们才有生存空间!和他们相比,我们有什么本事啊?我们不就是凭着一颗贼胆,敢干他们不敢干的事,才混得一口饭吃吗?”
你看成功人士那么风光,但是你没有看到另外一面。你“只看到贼吃肉,没看到贼挨打”,没有看到他们为成功所流的汗水和泪水。这个故事说明,只要有一点点勇气和自信,就足以用来突破我们在职场上所遇到的那些障碍。
说到职业经理人最常有的障碍,其实就是拿按部就班来保证自己不犯错误,这正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上班版QQ群群策群力
QQ群号59836305
♀主持人/张海龙
JOAN:程序有时是个怪圈
工作程序有时真的是个怪圈,你守着它就会舍弃结果。比如说吧,前天我收到个短信,说是我有个邮储账户里刚打进去3000块钱。我就奇怪了,想不起来有这么个邮储账户啊。打电话过去查问,说是按程序应该找银行查询。电话再打过去,银行说是按程序不负责给客户查询想不起来的账户,建议直接去网点柜台查看。直接去柜台吧,工作人员拿着我的身份证查出了我名下曾有过的三个邮储账户,就是没有这个短信上说的尾号,或许是个外地账户。我让帮忙再查查看,答复是没有这个权限,本省只能查本省。正抓狂的时候,领班过来了,她想出个主意,就是倒追关联手机号的账户。这么一查,搞清楚了,原来是另外一个人误填了手机号。你看,若是这个领班只按程序办事,她也没错,但客户必定愤怒。
一面湖水:先建立流程再发挥创造力
我觉得流程还是很重要的。我现在上海做印刷出版行业,职业特点决定了这一行对时间和质量都要求特别高。我刚到上海新单位时,发现这里的工作流程几乎没建立起来,大家吃大锅饭,干得好干得坏完全一个样,直接降低了劳动的效率和积极性。举个例子说,有个老资格的员工,成天什么事也不做,就是到处指指点点,还比别人拿钱都多,这怎么行?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新的工作流程,新流程把绩效考核直接关联进来,就是如果你不进入这个流程,就会被流程自动抛离。这样下来,每个人所付出的劳动都与自己的收入挂钩,奖勤罚懒,生产效率一下就提上来了。老总看这样有效,当然大力支持新流程。
流程建立好了,我就开始要求大家提高业务水平了。我的方法是提示每个人的职业危机感,告诉大家印刷出版行业在这个网络时代遇到的强大挑战。我们今天光会在电脑上做平面设计已经不够了,还得继续学习网页设计、电子杂志制作啥的。单位里每个部门每月有笔书报费,不到一百块钱,平时吃两餐饭也就用掉了。我们把这笔钱专款专用,买来一堆专业书籍,闲下来就让大家看,互相学习。这样做的结果相当不错,我们这个部门的业务能力是提高最快的。
工作为了谋生,职场就是江湖。欢迎你到上班版谈谈你的故事、倾诉你的苦恼、诉说你的经历,公司、上司、同事、下属、薪水、跳槽……电子信箱:luojm@hzrb.cn,也可以加入我们的QQ群59836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