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规则毕竟不能打造成完整的故事,那么就要写爱情,这个爱情戏要么就完全不写,写了就不能写一点儿,要写得有始有终。”——徐静蕾
“爱情电影是个类型片,职场电影就不是。”——张一白
“电影观众不一定想看职场教科书,女性观众关注的是女主角的成长,这是电影的规律。”——王芸
当《杜拉拉升职记》被改编成电影,我们最好奇的是,这到底是一部职场教科书,还是一部加料爱情故事,或者是都市白领生活大全?在监制张一白和导演徐静蕾的打造下,这部片子最终成为了一部“职场时尚爱情片”,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张一白和徐静蕾以及编剧王芸详述了这部片子的来龙去脉。
□首席记者穆晨曦
改编过程
职场指南变爱情故事
2008年9月份,张一白在朋友家吃完饭很无聊地翻书,拿起《杜拉拉升职记》,结果一下子就看进去了,张一白想到要将杜拉拉搬上银幕,就推荐给徐静蕾看,推荐的时候做好了“被老徐踢出门外”的心理准备。战战兢兢的,怕老徐看了之后会说,“这么差的小说还拿来给我看?”
结果没想到,老徐很喜欢。“当时我们确定的定位和思路,第一是要做一个真正的都市职场电影,第二就是由徐静蕾来导演,做一个时尚、职场的爱情片。”张一白说。
相比书本中贯穿的职场技能,电影版《杜拉拉升职记》加重了爱情戏的描写,主线围绕着杜拉拉和销售总监王伟之间的感情展开,职场tips(提示)相对变成了调节气氛以及吸引眼球的佐料。编剧之一的王芸透露,开始她们也打算把电影做成职场指南,未果,“后来老徐把我们拽回到爱情之路上。”
纠结感情帮助成长
“电影改编中最困难的部分,就是老徐总觉得,杜拉拉的爱情还不够揪心。”王芸表示,小说中杜拉拉对王伟的爱情只不过是走廊里的一个眼神,或者是饭厅里的一次偶遇,读者能够通过文字和想象感同身受,但电影观众需要更直观更强烈的情节来接收爱情的讯号,如何把杜拉拉的爱情设计得既有冲突,又能够让观众信服,其实是摆在编剧面前不小的难题。
于是,王芸、赵梦两个编剧让片中的杜拉拉经受了作为HR经理是不是要打破自己职业原则,告诉男友王伟被解雇真相的纠结,也会让她幼稚地怀疑男友王伟和老情人玫瑰旧情复燃,经历爱情的考验和洗礼。这都是“表面的痛苦,作为载体来表现杜拉拉对爱情的探索。”
角色分析
玫瑰+黛西=莫文蔚
电影版的《杜拉拉升职记》弱化了职场人之间的矛盾,比如玫瑰成为书中玫瑰和黛西合二为一的角色,全然没有黛西那些惹人讨厌的小手段。电影中,莫文蔚扮演的玫瑰原本和王伟是一对私底下的恋人,分手后,王伟渐渐爱上杜拉拉,但是这时候玫瑰又想回头,王伟藕断丝连的态度引发杜拉拉对他的不信任。
“老徐很不喜欢黛西,她认为黛西的手段很低端,她说玫瑰作为一个职场高手,不应该有那种扔蟑螂避孕套之类低段位的手法。玫瑰一开始有点强势,但是最后也变得很可爱,她会为了王伟放弃自己曾经希望全力争取的工作,代表着这个人物也在变化和成长。”王芸说。
玫瑰的扮演者莫文蔚对这种小花招持中立态度,“其实我私底下常常会跟我的女性朋友聊天,她们都会讨论各自办公室内的一些‘趣事’,对于这些所谓的花招我也有听过不少呢!不过在职场中如果一个人没有实力的话,到后来他还是会站不住脚的!”
杜拉拉的爱情观“挺讨厌”?
电影中的杜拉拉性格被设计得天真可爱,比如她会听着mp3大声唱着歌爬楼梯健身,面对明显是一个钻石王老五的王伟,却一点也不像公司女同事那样立刻“春心萌动”。徐静蕾说,杜拉拉的爱情观太现代,甚至都有点“讨厌”。“电影快结束的时候,王伟问杜拉拉,跟我去环游世界好不好?杜拉拉还摇头。我们公司的小孩儿说,她怎么这么讨厌啊!环游世界都不去。”
“最初想把杜拉拉打造成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从二十二三岁开始,慢慢地进入社会发生变化,逐步成长为职场高管。”徐静蕾笑称,自己最初未打算亲自出演杜拉拉,只打算做导演,顶多客串一个角色。可是决定自己做主演之后,便将杜拉拉改写成25岁之后的职场人,“不过这样也和原著更为接近。”
灵感来源
500强13高管当荣誉编剧
职场“白骨精”一锅汤吃一星期
如何不仅仅依赖小说,将职场故事写得深入人心,并且保留原著对职场规则的经典评论,这是摆在老徐和两位编剧王芸和赵梦面前的难题。徐静蕾带着两位编剧去请教500强的13位高管,并且聘请他们为荣誉编剧,帮忙丰富剧本,还潜入google的员工食堂,吃了一顿“伙食真不错”的员工餐,让老徐得以接触了大多数城市白领的日常生活。
聊天中,徐静蕾寻觅到了不少故事,电影里杜拉拉抱着一锅汤坐公共汽车,一锅汤每天加点不同的蔬菜就能吃一个礼拜,这是白领们的亲身经历。还有的好段子因为篇幅塞不进去,“我认识两口子,家里经常停水,他们就去对面的麦当劳刷牙洗脸,每天早晨穿戴整齐拿着牙刷,服务员都认识他们了。”就这样,徐静蕾把《杜拉拉升职记》的原著做了大调整,用了更多职场人的真实故事,而电影台词的规范化也全凭借高管朋友帮忙。
至于职场小tips,老徐一方面通过小字幕来体现,另一方面也运用了一些非常规的戏剧手段。有个情节是两个姑娘去挑衣服,商场里有个“办公室恋情,禁止通行”的标志;徐静蕾和王伟在销售部门打架的那场戏,徐静蕾发飙之后,路过一个搬家公司的大纸箱,纸箱上有个大大的“Fighting”(加油)。
查看更多美图请进入娱乐幻灯图集 高清美图 图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