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浦东试点也只是一个独立的试点而已,虽然目前从上海进入中国市场的进口品达到全国市场的30%左右,但通过浦东试点进入中国市场的进口品还是相对有限的,相关部门也要要等到2017年年底才会根据试行的情况进行全面的推广。
但从长远来看,进口品牌在后期如果大批量涌入中国市场,对本土品牌的冲击将是巨大的。
于本土的大品牌来说,它们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市场积累,他们已经和宝洁、欧莱雅这样的国际巨头竞争了多年,到目前都还没能够进入中国市场的进口品牌在未来能够带来的冲击还是相对有限的。但外资大牌在全球同步发售产品势必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压力。
而最容易受到进口品涌入带来冲击影响的,可能还是国内的一些中、小品牌。当一些具备一定实力的进口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势必会向其它大牌一样抢占中、小品牌的市场份额,这也是当前市场资源整合的大趋势所在。
虽然目前中、小品牌并没有感受到压力,但还是需要有居安思危的觉悟,加强自身品牌的建设、研发的投入、消费者的培育,为未来更严酷的市场竞争做好准备。
秘密6:韩国人早就开始注意浦东试点
上海是韩国中、小进口品牌聚集最多的中国城市之一,品观君在走访中也了解到,许多韩国中、小品牌早就开始关注浦东新区试点的工作了。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据了解,许多韩国中、小品牌目前在中国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他们会在上海设有办事处,办事处一般只有1、2个人,主要处理韩国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注册工作以及一些简单的对接业务,这样的韩企办事处在上海有上百家之多。
新规出台后,这些企业的申报工作会得到极大的便利,品观君在走访中了解到,许多韩国中、小品牌都早就开始关注浦东试点的工作了。
然而,因为“萨德”事件的影响,韩国品牌在中国市场遭受极大的冲击,许多原本在积极准备进入中国市场的韩国品牌也表现出迟疑的态度。虽然浦东试点已经正式挂牌,但许多韩国品牌现在依旧处于犹豫阶段,并没有一窝蜂去浦东试点开展注册工作。
秘密7:对已经进入中国市场的品牌有啥好处?
新规在今年3月1日开始实施,在3月2日, 在上海拥有子公司的欧莱雅和资生堂成为最先注册备案的两家外资公司,爱茉莉也紧跟其后完成了注册备案工作。
可浦东试点对这两家已经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的公司来说真的有很大的意义吗?他们抢这个头筹的意义在哪里?我们不妨解读一下政策:
首先,通过浦东试点备案的化妆品只能从浦东新区港口进入中国市场,对新品登陆的区域进行了严格的限定,并不见得适合大批量的引入产品,部分已经进入中国市场的品牌也表示,浦东新区可以作为一个补充货品渠道。
从大公司本身来看,他们引入一个品牌到中国市场是需要做许多前期市场准备工作的,通过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之后做出决策,浦东试点只能解决非特化妆品的引入流程问题,但并不意味着条件放宽之后大公司就会一窝蜂把品牌引入中国市场。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对于大公司来说,浦东试点确实给新品的引入创造了便利。大公司可以通过这种更便利、更节约成本的渠道让一些新品在中国试水。
像宝洁就会通过跨境电商引入许多进口品在电商平台销售,目的就在于能够做一些前期的数据收集以及品牌形象的建立。浦东试点也会成为他们引进新品的重要平台之一。
更多专业报道,请点击下载“界面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