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公共健身场地缺失成了城市硬伤
今年入夏以来,大爷大妈因跳广场舞与年轻人抢占篮球场、高考期间拒停跳舞、青岛老人暴走团占据快车道健身等消息频频见诸媒体。这些冲突背后所反映的问题,其实就在于老年人健身场地紧张。老年人因健身场所与年轻人发生冲突、健身场地紧张问题是否普遍?这些问题看似小事,却需要社会共同关注。(7月8日新华网)
人民群众有健身的需求,但是场地和公共健身设施的缺失,无疑是横亘在健身路上的拦路虎。一方面,于老城区而言,建设初期的规划不合理,仅有的健身设施面临着老化、维护不善等诸多问题;另一面,于现代城市而言,公共健身体系建设已成为城市治理新考题,尤其是在寸土寸金的当下,城市规划如何更好地让利于民,无疑考验着城市的管理者。
同时,与公共健身场地紧张相伴的是,不同健身人群的冲突不断。如,大爷大妈因跳广场舞与年轻人抢占篮球场事件,就是典型的代表。事实上,类似的状况在一些城市也不同程度存在。可见,与人们日益觉醒的运动意识相比,场地不足这个最大矛盾解决不好,不仅仅会影响人民群众健身的雅兴,更会埋伏下社会稳定隐患。
编辑: 张琳
相关新闻
南方原创
网友评论
请登录后进行评论| 0条评论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发表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欢迎关注"南方新闻网"公众号
(微信上长按二维码识别 )
欢迎关注"木棉花香"公众号
(微信上长按二维码识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