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人们的爱恨为你加冕。”
这句《小时代》中的台词放在年少成名又背负诸多争议的郭敬明身上的确十分合适。不过,有关郭敬明的舆论和评价或许要变得更加“精彩”了,虽然他本人依旧保持着一贯的潇洒与波澜不惊。
昨日晚间,由于旗下公司签约作者李枫在微博实名举报曾被性骚扰,“郭敬明”相关的关键词瞬间成为了热点。
晚上10点10分左右,郭敬明在微博做出回应,称“1.完全捏造。2.已让律师处理。”
名人用微博回应丑闻,小编见得不少,但这么简洁明了的确实还是第一次。有关事实真相目前还未查明,但能引起这么大的水花还要“得益”于郭敬明本人的热搜体质。
从十六年前新概念作文大赛中的脱颖而出,到如今横跨出版、演艺、地产的多重身份,郭敬明在大多数人眼中早已从那个顶着一头黄毛的文学青年变成了一个精明拜金的商人。
高中时期的郭敬明和现在的郭敬明
郭敬明有多少钱?这恐怕是我等吃瓜群众最关注的话题之一。几年前随着一次股权转让,有分析称郭敬明当时身家大概有7亿左右。虽然已经是天文数字,但是这七亿也着实太低估了郭老板。
近几年,郭敬明继续扩大自己涉足的领域,收获了更多不同的身份和人民币。今天小编就来梳理下郭敬明的商业版图和不菲身家。
连续登顶作家富豪榜,打造青春出版帝国
新概念作文获奖之后,大三时的郭敬明因玄幻小说《幻城》收获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接连出版了《左手倒影,右手年华》、《梦里花落知多少》等畅销书。
郭敬明的《幻城》曾在青春文学中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虽然已经多年没有出书写作,但随着过往作品的不断加印再版,郭敬明的版税收入依然可观。在前不久的第十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主榜单中,当年并无作品的郭敬明以1500万元的版税收入位居第九。
公开资料显示,在2007年、2008年、2011年,郭敬明分别以1100万、1300万、2450万元的版税收入在当年排行榜上位居第一。
个人版税收入对郭敬明来说的确是凤毛麟角,因为十几年前郭敬明就摆脱了作家这一唯一身份,成为了一名出版人,或者说——老板。
在21岁生日那天,郭敬明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拉来4个好朋友一起出版面向学生群体的文学双月刊《岛》,最高发行量曾经达到40万册。
2006年,郭敬明拿到了杂志刊号,谋划新杂志《最小说》。十余年间,《最小说》在文学期刊市场风头无两,在发行量上远远盖过了传统文学期刊的锋芒,在年轻一代的阅读群体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2010年7月,郭敬明正式成立“上海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亲自担任该文化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2013年,华策股份有限公司预以1.8亿的资金购买最世文化26%的股权。一时间,郭敬明身家七亿的新闻不胫而走,但实际上,靠出版发家的郭敬明早就不满足于此了。
十多处房产,只是因为投资简单
据悉郭敬明有一个助理专门为他四处寻找值得投资购买的房子,郭敬明也曾相当坦率地承认,他在国内外加起来有十几处房产。
曾有媒体曝光,电影《小时代》中顾里的房子,就是位于东方明珠对面郭敬明的豪宅,其中许多奢华的衣服、布景、道具直接出自他家。
电影《小时代》剧照
目前,郭敬明得到最广泛议论的一套房产是位于上海的某宅院中的三栋洋房。据悉,这栋豪宅位于上海城中寸土寸金的静安区,闹中取静的武定路上,三栋独立洋房被门户森严地圈在一扇黑色大铁门内。
郭敬明豪宅外景
传言称,此地房价大概在每平米18万元左右,那么保守估计,郭敬明的这套房子起码在亿元以上。
据悉,郭敬明家中的一把雨伞价值就约5000人民币,水晶吊灯及落地灯价值40万,笔筒1500元,书桌地毯100万。
传说中郭敬明家里价格几十万的大吊灯
郭敬明的衣帽间
书房
昂贵的艺术收藏品随处可见
不少网友惊叹之余,也讽刺他的“土豪”做派。对此,郭敬明回应称,这就是他的生活状态,既然自己不太擅长股票等其他投资方式,就干脆投资房产,“它还是比较简单,不用操心很多。”
从拍电影到投资影视公司
2011年起,郭将《小时代》系列四部作品以及《爵迹》的影视版权陆续售出。2013年6月,《小时代》上映,当天便刷新了电影市场多项纪录:排片超过45%、首日观影人次220万、首日票房7300万元(国内电影市场2D影片首日票房新纪录)等等。
电影《小时代》海报
在随后的三年间,郭敬明与和力辰光、乐视影业一起推出了小时代四部曲中剩下的三部。《小时代》系列电影累计票房高达17.9亿,也一度占据了和力辰光80%以上的营收。
2016年国庆档,郭敬明与乐视、和力辰光合作,集结了众多明星,投资超过1亿元的“国内首部真人CG电影”《爵迹》上映,却没有被观众买账——上影13天票房仅有3.6亿。
电影《爵迹》海报
虽然《爵迹》的票房失败了,但是郭敬明进军影视业的热情没有就此熄灭。
通过天眼查,小编了解到了郭敬明竟然是5家公司的股东、6家公司法人代表和4家公司高管,而其中就包括了其出资500万的乐视影业。
天眼查搜索郭敬明商业关系的截图
实际上,早在2015年,郭敬明就通过协议转让的形式参股了乐视影业,同年,与郭敬明合作过多次的和力辰光公司也再次与郭进行股权交易,根据和力辰光与郭敬明签订的协议,未来5年,双方将优先合作9部影视剧作品。
除了乐视影业与和力辰光,郭敬明还是北京长江新世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股东,这家主营出版的公司,通过企业投资参股的方式,投资了上海柯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可以看出,郭敬明的野心不仅在于影视,而是整个文娱的产业链条。
总结了这么多,相信不少人产生了和小编一样的疑问:这还是我印象中的作家郭敬明吗?的确,郭敬明一路走来也面对了不少的质疑。
对于不少85-95年出生的人来说,郭敬明有着特殊的意义,他的文字陪伴着这代人度过了整个青春,而作者本人也成了不少人的精神寄托。
所以,当这样一个文学青年步入浮躁的商海、成为世俗中的一道光影,难免让读者们觉得心中的净土受到了侵染。
2006年,郭敬明抄袭一案终于落下帷幕,法院判定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了庄羽的作品《圈里圈外》,最后郭敬明赔偿20万,但拒绝道歉。
这一判定让不少读者心寒,而从此以后,虽相继有作品出版,但郭敬明仿佛已经脱胎换骨成了另一个人,作品中再难见到曾经的细腻、忧伤和坚韧,更多的是浮华、肤浅和世俗。
旧的郭敬明时代就此终结,但一个新的郭敬明时代从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