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第二的宝宝树孕育是从国内有名的育儿网站宝宝树发展而来。宝宝树网站除了宝宝树孕育,还开发了宝宝树小时光和母婴电商产品美囤妈妈两款App。以相册记录为切入点的宝宝树小时光排在母婴社区类产品第十名。
2. 母婴知识问答类App“以医为马”
Cheetah Lab排名第三的宝宝知道是由百度研发的问答类App,以“专业母婴知识社区”为定位,通过联手三甲妇产医院,邀请专业医生和达人妈妈在线答疑。
宝宝知道目前以77次的周人均打开次数领先于其他产品。从其近半年来的周人均打开次数趋势来看,产品的用户粘性在不断提升。
综合排行榜中另外一款主打“母婴健康知识”是排在第十三名的育学园App,该款产品是由北京崔玉涛儿童健康管理中心有限公司开发。儿科专家崔玉涛是一个受到众多宝妈追捧的微博红人,其新浪微博粉丝超过600万。2016年底育学园获得了2000万美元C轮投资。
3. “晒娃App”来了 朋友圈晒娃团转移阵地了吗?
社区类产品排名第四的亲宝宝是一款以宝宝成长记录为切入点的母婴App,同类产品还有排行第九的育儿宝和排名第十的宝宝树小时光。
此类“晒娃App”是近年来在母婴App细分领域中比较突出的一个类别,其主要特点是支持上传照片、视频、音频,满足记录宝宝的各种所需,通常通过发送邀请码给家人来多人共享专属空间,通过云相册保证照片和视频的不限量同步永久保存。
这类产品抓住了智能手机时代“成长记录”、“晒娃”的痛点。私密的家庭空间、好友关系设计,丰富的晒娃方式,个性化的宝宝成长记录,以及类似“时空胶囊”的浪漫概念的渗透,让用户耳目一新。母婴社交可以说是一项强需求,晒娃团在朋友圈虽然可能招致一定程度的屏蔽,但在“晒娃App”里就大可横霸天下了。
从上线时间来看,亲宝宝最早,上线于2013年1月,宝宝树小时光最早版本上线于2014年,而育儿宝是去年初上线的新产品。2016年底,亲宝宝获得数千万美元的B轮融资。而后两款产品的背后实力也不容小觑。
育儿宝是由贝贝网原班人马打造,是贝贝从电商向社区、工具的延伸,以“宝宝版”Instagram为定位,除了相册功能、影集功能,还推出滤镜、贴纸等玩法。
而宝宝树小时光是宝宝树的系列产品之一,作为老牌母婴社区,宝宝树在去年7月份完成了30亿元人民币的D轮融资,复星集团、好未来(学而思)、经纬中国及聚美优品都是其投资方。
从近半年来三款产品的日活跃渗透率走势来看,亲宝宝的先发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并且表现比较稳定,育儿宝后来居上,在4月份反超了宝宝树小时光,自2月份开始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的状态。
这几款产品在功能设置,操作界面和用户体验上并无明显区别,但亲宝宝目前以“买买”版块切入电商模式加快变现,育儿宝重点投入育儿社区、孕育问答等功能打造差异化,宝宝树小时光则通过重点发力视频直播彰显竞争优势。
以“小而美”姿态进入战局的产品,也在迅速切入更多区域以提升综合实力。
小结:
母婴社区类App有更好的用户接受度和用户粘性,目前头部几家产品的领先已经非常明显,它们也正在加紧向其他细分领域的布局,巩固先发优势,防止被侧面突击。社区App向电商模块的切入,也代表着社区类App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
以“小而美”的姿态做好一个切入点可能是个更好的入局角度,但如何做好差异化,以更快的推广铺设,更好的用户体验吸引和留住用户依然是关键。
四、这是最好的时代 这是最坏的时代
对于母婴行业来说,这个时代是既混乱又光明的。母婴用户群价值很高,但市场竞争也异常激烈;接连几年的市场分散和渠道分化让行业稍显无力,但也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和更多可能性。
结合母婴App头部产品广泛撒网的战略布局,Cheetah Lab认为未来母婴App的发展趋势会呈现如下几点特征:
1.电商是母婴App不可割舍的变现渠道之一,未来通过社区平台切入电商,借力“网红”经济或将成为一个常用手段。而母婴电商App也将向社区靠拢,向内容电商的方向转变。社区+内容+电商将成为母婴类App发展的共同方向。
2.母婴社区的用户粘性高,社区类母婴App依然是母婴移动产品的大方向。老牌母婴社区虽然积累了丰富的用户数据,但如何结合移动产品的灵活与精准性将成为其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与此同时,如何从更小的切入点去打造母婴群体的社交空间是社区类产品突围的一个重点。几款“宝宝成长记录”App的兴起,与直播领域的嫁接,对母婴特定群体社交的尝试都为母婴App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
3.借助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有专业医疗背景及资源的母婴健康类App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
面对母婴行业的巨大红利,竞争在不断加剧,母婴App的使用场景也更加多元化,虽然不知道最后是大综合能取胜还是小而美能突围,不可否认的是机会永远存在。毕竟,宝妈的钱是最不难赚的。
数据说明:
1.排行榜的排名依据为周活跃用户渗透率;只适用于安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