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吕 途
学习之外、工作之余,将生活压力“发泄”于健身器材上已成为时下很多人的选择,健身房成了广大群众锻炼身体乃至休闲娱乐的最佳去处。根据国家体育总局会同尼尔森共同发布的数据显示,到 2016年,在全国范围内有10000家健身俱乐部,整个产业的市场规模已达到300亿元。而另一方面,近来全国各地多家健身房倒闭现象也比比皆是,据报道,国内60%的健身俱乐部存在着负盈利的问题。在全民健身热情高涨之时,健身房却又因何陷入窘境?
随着健身房“关门潮”的涌现,不仅使得消费者维权无门,也给监管部门的管理带来了困难。综合来看,健身房通常以预付卡形式进行销售,更多的小型健身机构看准了“圈钱”之道,且欠缺抗风险能力,从而在低价竞争中越陷越深,资金断链的产生迫使其“逃离”市场,同时也给多方带来了困扰。由此来看,现金流便成为了制约传统健身房发展的原因之一。
“目前传统健身行业仍以"年卡+私教"的模式为主,会员的年费、私教和团操费构成了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在近期召开的华中健身大会上,光猪圈健身创始人王锋在论坛上公开表示,年卡制的模式看似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弥补健身房的装修、租金等成本,但如果无法有效精准地保证会员留存率,就会造成会员的大量流失,健身房就会由于沉重的人力成本、管理成本、设备维护费用等压力而出现经营困难。
王锋认为,年卡制是传统健身俱乐部最根本的痛点,由此导致的健身俱乐部价格门槛偏高、会员拉新困难、人力团队庞大臃肿、管理难度大等问题,也制约着传统健身行业的发展。
而伴随着“全民健身时代”的开启,传统健身房商业模式的僵化急需改变,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利益激励体系成为了业内探索的方向。由此,线下健身多种“打法”也应运而生。
首先,未脱离健身房框架,而向互联网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智能健身房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发展空间。以光猪圈健身、乐刻健身等为代表的品牌纷纷获得了资本的青睐。
具体而言,以光猪圈健身为例,会员从进店、更衣,到使用健身器械,再到淋浴,仅一只智能手环就可以轻松解决,手环还可以将会员的运动数据上传到健身APP,形成个人专属数据库。且光猪圈将手环作为媒介,直接从顾客处获得第一手数据资料。其采用99元月付费形式,利用互联网工具,向固定的圈层人群,精准推送私教或团操课程,输出高质量的内容。与传统健身房模式不同的是,可以说光猪圈正在通过智能化的手段抢占市场。
如上述所言,针对年卡制的弊端,智能健身房更多推崇月卡的形式。王锋认为,99元月付费模式对消费者来说比较容易接受,符合现在互联网化的消费习惯,可以很快地撬开被年卡挡在“门外”、有健身刚需的消费者市场空间。
此外,与“办卡”模式彻底说再见的共享健身仓也在迅速入局,觅跑、抖吧、纯净跑等品牌陆续“登陆”,瞄准碎片化时间健身市场,扫码付费的健身“小房子”现身街头。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这种借共享概念建设的健身仓,收费模式大多以每分钟0.2元为标准,且日后大多以广告投放盈利为主要营收模式,也就是说,免费健身或许成为了可能。而面对空间局限、产品单一等问题,各家也都在空气净化、娱乐化、专业化打造等方面暗下“苦功”。尚处于发展初期的共享健身仓能否获得广泛大众的接受还是未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消费者可以避免陷入商家预付费后跑路的“坑”。
不论是哪种形式,年卡制的痛点已被行业重视,传统健身房的模式也在不断被颠覆。面对日益高涨的全民健身热情,日后总会有一种形式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健身需求。
(责任编辑: HN666)
看全文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健身房现“关门潮” 年卡制成行业最大痛点》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