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卡维尔在该片中的表现震撼人心,与之前的影片相比,他在此片中演出了真正的“超人”。虽然在外形上很像“超人”,但前两部影片中的卡维尔并不符合我们喜爱的漫画中的“超人”形象,而在此片中,他真正“复活”了“超人”。一开始,我对影片中的“超人复活”的桥段不抱任何期待,但事实上,这一段却是该片最出色的场景之一。
神奇女侠
《神奇女侠》成就了盖尔·加朵,而加朵依旧是此片的亮点之一。影片中,她有机会展示戴安娜的领导能力和一些新的技能。
在我看来,“海王”是这部影片中最惊艳的角色。杰森·莫玛的“七海之王”令人惊叹,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他在下部影片中的表演。事实上,该片的最佳场景之一,便是“海王”向队友们展示自己的内心,让“蝙蝠侠”相信自己已经被“神奇女侠”的“魔索”所魅惑。
雷·费舍很好地诠释了“钢骨”一角,这个角色的CGI(三维动画)也做得非常棒。遗憾的是,影片并没有花足够的时间来刻画这个角色,当然,他依然有机会出现在将来的影片中。
被刻意塑造成小孩子气形象的闪电侠
虽然埃兹拉·米勒很好地诠释了这个版本的“闪电侠”,但它却不是我所喜爱的版本。此版的“闪电侠”有些笨拙和不成熟,不太对我的品味。当然,我能预见剧组为这个角色设计的未来,也能理解他们在正义联盟中添加这样一个不成熟英雄的理由。
除了上述的角色互动外,不同英雄间的战斗场景也非常出色,每个角色都很好地使用了他们的能力。不过,最令人满意的连续镜头却是他们一起战斗的场景。
不得不提到该片的两个结尾场景,它们都令人惊叹
此外,。第一个营造了幽默的氛围,并且提出了一个漫画中的老问题:“超人”与“闪电侠”,谁更快?第二个讲述了一个老反派的回归,同时提及了一个新反派的登场。
大反派“荒原狼”你给几分?
现在,来谈谈这部影片的缺点。有一个缺点,从前几部DC拓展宇宙的影片开始就已经存在,即塑形极差的CGI反派角色。《正义黎明》中的“毁灭日”和《神奇女侠》中的“阿瑞斯”,均是如此。《正义联盟》中的“荒原狼”是一个完全的CGI角色,但观感很差。如果真要把“荒原狼”设定成一个反派,倒不如放弃CGI技术而使用真人演员。
DC拓展宇宙影片的另一个缺点,是几乎每一个反派的行动计划都包括将镭射光发射到空中来摧毁地球这一内容。我们在《超人:钢铁之躯》和《自杀小队》中都看到了这样的场景,但《正义联盟》糟糕的CGI技术使得荧屏上的类似场景显得模糊难辨。
我不得不质疑将“荒原狼”设定为第一反派的选择。在漫画中,他最多算个二流的恶汉,从未对“正义联盟”构成真正的威胁
作为一个终身的DC粉,。一个较为明智的反派选择是达克赛德(Darkseid),他是“荒原狼”的侄子,也是天启星的真正统治者。我猜想,华纳兄弟是想把达克赛德留到将来的影片中,但是他至少应该出现在这部电影中,而不是用他的替代品“荒原狼”来作第一反派。
过于黑暗的色调也是饱受诟病
这部影片的另一个争议是它的基调,这也是许多DC影片的问题。《超人:钢铁之躯》和《蝙超大战》的基调太过黑暗,制片方尝试在《自杀小队》中解决这个问题却失败了,直到《神奇女侠》才算成功。《正义联盟》试图延续《神奇女侠》的明亮基调,却被与之前影片相关的一些更为黑暗的暗线情节限制住了。
观众能够很明显地分辨出哪些场景出自扎克·施奈德之手,哪些场景又是乔斯·韦登的重拍
DC宇宙的影片大都极度缺乏幽默元素,而这部片子中的玩笑并不都算高明。另一个让人感到难受的地方在于,。例如:所有幽默场景都可能出自韦登之手,动作场景则是施奈德拍的。奇怪的是,虽然两位导演拍摄的场景有时候相互龃龉,但大多数场景都能和谐共存,并最终赋予影片和角色一种更为真实的漫画基调。
虽然它不是DC拓展宇宙的最佳影片——这一荣誉依然属于《神奇女侠》——但《正义联盟》是一部令人愉悦的大银幕之作,它将漫画史上最伟大的超级英雄团队搬上了大银幕,并且忠实地刻画了这些英雄的内在。
其他媒体对《正义联盟》的评价:
《纽约时报》——
“扎克·施奈德执导的基于DC漫画改编的超级英雄新片《正义联盟》,比上一部作品更松散、愚蠢,当然也更有可看性。考虑到前一部影片《蝙超大战》的沉闷枯燥,评价的标准就不能定得再低了。超级英雄和反派的模式一如前作(杀人者杀人,等等),但出现了一些新的面孔,神奇女侠也不再是后援角色。剧情就是噪音、视觉混乱和糟糕数字技术的杂烩,只是偶有鲜活之处令人眼前一亮。”
《名利场》——
“电影特效看着很糟糕,神奇女侠家乡天堂岛的戏份看着就跟三流电子游戏里面剪出来的场景一样,就连大反派荒原狼看上去也像是从游戏里走出来的。克拉克·肯特心爱的堪萨斯阳光玉米地也毫无美学可言,影片以令人警觉的速度,犹豫不决地在让人兴奋不起来的场景中扫过,感觉就像是小孩子结结巴巴地给你口述一个故事。影片中基本上什么都不行,老人新人都算上。《正义联盟》想同时成为一部史诗和轻喜剧,却没有耐心真正成为两者中的任一者。”
Col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