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在线11月21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黄超)在职场实现人生价值,是每一个青年的梦想。为了让广大青年学会职业规划,为职场拼搏注入精神动力,11月21日,“喜庆十九大,岗位建新功”长沙市青年岗位能手分享会在天心区新开铺街道举行,五位来自通信行业、医疗、司法系统和新闻媒体的“长沙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分享了他们的职场故事。经过奋斗之后的他们,如今已成为职场的中坚力量,不少人还跻身中层干部行列,可人人都有职场启航的青涩日子,大家用自嘲的方式讲述职场故事,拉近了和现场青年朋友的距离。
(长沙市第三医院的骨科医生周伟力。)
(长沙的侯先生在骑电动车时发生了交通事故,导致胫骨平台骨折。周伟力用一张钢笔画,对手术方案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讲解。星辰全媒体记者 胡伟男 摄)
网红医生周伟力:要治愈病患,还想让医患关系更和谐
“爱绘画的医生,更有亲和力。”来自长沙市第三医院的骨科医生周伟力一登上演讲台,就用俏皮的开场白炒热了现场气氛。
周伟力是长沙医疗界的名人,六年来,他手绘了上千幅手术方案图,以此作为医生和患者交流的媒介。他的故事今年7月经由星辰在线报道后,不少市民都领略了这位医生的风采,有网友笑称他是一位“网红医生”。
“‘网红’这个词,在过去有很多不好的涵义,现在大家叫我‘网红’医生,我不排斥,但我想做正能量的‘网红’医生。”周伟力说,自己当医生很多年了,求学和刚工作那段时间,他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要求严格,他认为医生是一份非常严肃的职业。既然选择做医生,就要全力以赴地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帮助病人消除疼痛。
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的新闻接连曝出,而在经过多年的医疗实践后,周伟力发现医生不但要加强业务学习,还应该善于和病人沟通交流。六年前的一天,长沙市第三医院的主任医师雷青看到了周伟力工作之余随手画下的人物骨骼后,就建议周伟力用这些鲜活的骨骼画作为载体,用于和病人的术前谈话。这个建议被周伟力采纳。
六年来,周伟力用这些可爱却严谨的简笔画和病人沟通,消除了病人术前的紧张,“至少在我接触的病人中,没有人反对这样的方式,认为我既保证了病人的手术知情权,也让他们没了恐慌,更配合医生治疗,会更相信我们医生的水平。”周伟力说,绘画爱好和医疗专业两不误的同时,他坚信医患关系会更和谐,越来越多的病人也会因为这种轻松的术前交流,而放下心中的不安感。
(中国电信长沙分公司市场销售部工作人员李刚。)
理工男李刚:入职第一天就放下所有骄傲
“我拿过湖南省科技竞赛的一等奖,我的学科成绩年年优秀,我是优秀毕业生,我无数次憧憬毕业后当一名令人尊敬的网络工程师,然而这些骄傲,最后都浓缩成了一句面带微笑的询问:帅哥、美女,你们需要装宽带吗?”理工男李刚大学毕业后,顺利进入中国电信工作,入职第一天,他和其他十位通过选拔的应届毕业生被公司“发配”到长沙各大商圈发传单,每天的工作就是拦住市民问要不要装宽带。
这样的职业落差让李刚很不适应,本以为进入大公司可以大展拳脚,没想到却要从事这种最基层的简单工作。而这样的工作,李刚坚持了整整一年。当同时入职的大学生都离职后,李刚选择了坚持,只是在爸爸妈妈、亲戚朋友问及工作情况时会有些难堪,“我只能说我在大公司从事销售工作”。
李刚的坚持最终换来了职场的转机,他顺利成为了市场销售部的一名工作人员,市场销售部的工作需要更加强大的人际沟通能力,常常需要协调多个部门来共同完成工作任务。而年纪轻轻的李刚根本无法服众,协调其他部门时总是碰壁,李刚没有着急去找领导诉苦、搬救兵,已经在街头发了一年传单的他,又开始了新的“一年计划”。
在市场销售部的第一年,李刚养成了“凡事必有回复”的好习惯,无论是哪位领导、同事、客户的交代,他都会尽力完成,即便无法完成,也会第一时间给出回复。就是这样一个小习惯的坚持,让年轻员工李刚在公司收获了良好的口碑。一年后,不但公司里夸李刚的人多了,过去那些不信服李刚工作能力,不配合李刚工作协调的同事也成了他的“粉丝”,对李刚的工作协调是有求必应,李刚的工作开展也顺利了不少。
(长沙新闻频道《长沙新闻》栏目制片人李妮。)
女汉子李妮:小米加步枪不丢脸,敬业表达就可成“工匠”
“在媒体圈,你如果把自己当成一个弱女子,那你从一开始就输了。”李妮在研究生毕业后进入长沙新闻频道工作,从最基层的一线记者开始做起。怀揣新闻理想的她,对自己有很高的期待,信奉媒体圈里“把女人当男人用,把男人当超人用”的理念。
李妮在长沙新闻频道跑了三年的城管线口,从湘府路大桥开工开始关注城市建设,她亲眼见证了长沙的发展变化。她以“为大时代存证,为小人物立言”做为座右铭,坚持把手头工作做好。她认为一名记者应该将每一篇新闻报道做到极致,要让新闻有足够温度,用新闻为百姓发声、为百姓分忧,同时也为长沙这座城市的发展歌唱、记录。三年后,她因为文字出色被领导提拔为深度报道部副主任,正式开始了“小米加步枪”的创业时光。
“升职当副主任后,我发现新部门除了我,就只有主任和一个记者了。”简单的人员配置让李妮颇不适应,在新闻采访部习惯协同作战、多人作战的李妮认为,要让部门发展壮大,必须拿出让人信服的新闻作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