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独有偶,在大通燃气方面,李占通所引入的两家战略股东,深圳德福基金和浙江丹鼎投资,同样是资本运作的高级玩家。与红日药业不同的是,李占通不准备出让大通燃气控制权,只是想引入战略股东。两位战略股东同样在A股市场名头响亮。
从履历上看,深圳德福基金实控人尤明才在创立德福基金之前,曾在新时代证券、中山证券、湘财证券投行部任高管,并曾在摩根基金组织担任中国区首席证券顾问,具备丰富的金融证券工作经验和实战能力,在银行、投行、基金、私募股权投资等领域积累了众多的人脉资源和持久的业务资源。2015年,尤明才在众人关注下受让退市前夕的国恒铁路,令其名声大噪,至今尤明才仍为国恒铁路第一大股东。
浙江丹鼎投资实控人石峰,同样是资本运作的老手。其同时为赛富亚洲基金合伙人,赛富基金目前管理约40亿美元的基金,是亚洲最大的风险投资和成长期企业投资基金之一。
换言之,李占通引入的战略股东都不是实业出身,而是资本玩家,目的很明确,李占通希望借助两家战投资源进行资本运作。
公告中,大通集团就直接指出,德福基金拥有雄厚的资金和丰富的股权投资经验;丹鼎投资已经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有了广泛布局,以上两家拟引进的战略股东承诺将自己的优质资源对接大通燃气,与现有股东一起将大通燃气做大做强。
两位战略股东同时也表明了决心。公告称,德福基金及丹鼎投资在成为大通燃气的战略股东后,愿意充分发挥其在大数据产业、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医疗大健康等产业创新领域丰富的投资经验及已投资的优质企业资源,短期内与大通燃气进行深度合作并向其注入优质资产。
股权转让、引入战投等,乃资本市场常事,但投行资本介入,是否真的有利于上市公司存续发展?
当前,中国资本市场正在快速发展,不缺资金、不缺渠道,而缺资本对实体经济的长期专注投入。放眼望去,很多投资行为往往专注于虚拟资本的短期炒作,谋的是扩张增值的一时之快,少有对中小股东及消费者权益的用心考量。这样的疑问,还有待于时间交出答案。
危机隐现
红日药业和大通燃气是大通集团的重要版图,为其旗下最主要的资产,那么李占通为何又要让渡红日药业的控制权,并同时引入大通燃气战略股东,进一步稀释自己的股权呢?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虽然李占通所控制的大通集团同时坐拥两家上市公司的控股权,但红日药业多年来控制权不稳,大通燃气又面临高比例质押所带来的平仓风险,李占通手上的这两张牌,各有各的问题。
在大通燃气方面,长城证券并购部总经理尹中余对媒体表示,引进战投,或是为解决大通燃气股权质押比例过高背后的债务问题。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梳理公告发现,在李占通此次筹划股权转让之前,大通集团所持大通燃气股份因为濒临爆仓,已危机隐现。
目前,大通集团直接以及通过中信证券收益互换方式合计持有大通燃气41.25%股份。这几年,此部分股权长期处于高度质押状态。
今年2月6日晚间,大通燃气发布停牌公告,称大通集团数笔质押的大通燃气股票低于平仓线。随后,大通集团火速通过补充质押、补充保证金和提前还款的方式解除了质押股份的平仓风险,但质押股份比例进一步升高至总股本的39.42%。
为表决心,同时也为了进一步解决平仓危机,大通燃气在2月13日晚间的公告中同时抛出了一份增持计划:全体高管和部分董事、监事计划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票,合计增持金额不低于2000万元。
更令人瞩目的是,身为大通燃气实控人的李占通同日向全体员工抛出了一份增持倡议书,倡议全体员工以7.2元/股的价格买入大通燃气股票,并承诺兜底。而在停牌前,大通燃气的股价为6.35元/股,与李占通增持倡议的目标价仍有一定的差距。
今年3月20日,大通燃气公告称,公司拟通过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购买奥赛康药业100%股权。交易内容是,大通燃气拟保留部分现金并将原有其他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资质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置出,奥赛康药业注入上市公司时,置入资产超过置出资产价值的差额部分拟由大通燃气向奥赛康药业全体股东以非公开发行股份方式支付。
而就在李占通披露引入德福基金及丹鼎投资后两天,大通燃气于6月10日晚间发布公告称终止重组,公司股票于6月11日复牌。这意味着IPO曾暂缓发行的奥赛康药业拟借大通燃气上市的计划落空。
在红日药业方面,李占通与姚小青多年来的控制权纷争,某种程度上已确确实实影响到了公司业绩。
随着2017年年报的出炉,红日药业业绩自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大幅下滑。翻看年报,红日药业2017年实现净利润4.4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1.83%,净利下滑主要因对子公司超思电子商誉计提了减值。
年报提到,红日药业于2015年通过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超思电子100%股权,由于超思电子2017年净利润的实现情况低于收购时预期值,公司对其计提商誉减值。红日药业2017年计提的商誉减值总额达1.24亿元。
回看超思电子收购方案,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在这次收购中,同时还隐匿着李占通与姚小青争夺公司控制权的博弈。
时间回到2015年6月4日,红日药业发布重组预案,拟以16.82元/股非公开发行股份,合计作价15.69亿元收购超思电子100%股权(9.69亿元)、展望药业100%股权(6亿元)。据悉,上述交易中超思电子的评估基准日净资产为1.92亿元,评估值约为9.69亿元,增值率达405.77%。
公告显示,超思电子主要从事医疗健康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家用医疗健康电子产品,且打造了专业远程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华大夫网络医院,能够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此次收购发行股份的对象除了交易标的股东外,姚小青之子姚晨也在名单之列,而李占通所控制的大通集团虽为红日药业控股股东,却不在定增名单之列。通过此次收购,大通集团持股比例由23.34%降至21.17%,而姚小青和姚晨合计持股比例达19.78%,进一步缩减了和李占通的差距。
根据交易对方的业绩承诺,2015年度、2016年度,超思电子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4800万元、5500万元。2017年刚好已过承诺期限。
如今,超思电子业绩不及预期影响了红日药业2017年业绩,令其不得不对收购超思电子形成的商誉计提减值准备。
控制权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