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婕看来,财务就是一盘棋,资金集中能很好地满足集团内部企业之间资金的相互借贷,有助于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高度集中,客观上为集团企业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实现资金的集中化管理必须要兼顾经营管理、业务发展和发挥资金效率为前提。通过不断和各方面的沟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梳理制度流程,责任到人,逐步实施资金集中。在集团内部实现资金池的集中管理,资金的使用效率不仅提高了,还节省了大笔银行贷款利息。
起初,对资金集中的原因和优势大家并不理解。周婕认识到不能生硬靠总部行政命令一刀切,需要讲求艺术性,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保持一定的灵活性。于是在坚守底线的情况下,周婕决定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妥协,同时要加以绩效考核,在集团内部实行资金集中率和资金回报率考核,来带动每个分公司的内在动力。“实行了集中化管理之后,让分子公司的经理们看到,资金集中不但不会影响到他们的业务,而且在分子公司遇到资金瓶颈时,总部不用向银行增加贷款,也能轻松划拨资金,支持分子公司业务的发展。同时总部财务也加强集中后的资金管理,对资金进行规划,使用不同融资手段和理财产品,降低贷款总额,减少财务费用。”
当分子公司和总部的沟通障碍全部打通,资金集中得以建立的同时,同事们也把她看作是业务合作的伙伴,“让分子公司经理看到,财务部不再是他们意识中的一个传统记账部门,而是一个能给公司带来增值服务和价值体现的加油站。”
回顾多年来的职场生涯,周婕不由感慨,人们总是经常面对各种令人尴尬的困境和挑战,如何轻而易举地化解难题,是每个职业经理人都在探究的问题。“长期沟通下来就会发现,其实CFO的财务技能并不是职业生涯中的主角,沟通才是真正的工具。沟通的艺术不仅在于对语言的灵活运用和把握,更在于能否找准出发点和着眼点,站在自己和对方的角度,以换位思考的思维方式,化荆棘为艺术。”
职场三原色·绿色 从简即从容
约访西格里集团亚太区CFO张丽渤的时候,正值她休假,于是在家中进行了采访。在家里这样的氛围中,张丽渤显得温婉而轻松,然而谈起工作却仍旧逻辑清晰、表述严谨,俨然一副职场女性的敬业状态。和很多在外企工作的高管一样,张丽渤在谈论工作的时候习惯用英文表达,但是她却力求将涉及的专业词汇翻译出来,以使沟通达到最佳效果。
双线并行
张丽渤可以说是国内早期自费到欧洲留学的典型代表。1991年,张丽渤考上了德国哥廷根大学的研究生,由此开始了留学生涯。回忆起当时的留学生涯,张丽渤还是很感慨,她说:“当时我去德国除了一张机票,身上带的现金也不过几百美元,在德国哥廷根大学,我度过了边读书边打工的几乎整个留学生涯,硕士毕业之后,由于我英语、德语和中文的语言优势以及专业成绩比较好,又开始了既工作又兼读博士学位的生活。”一边工作一边读书虽然辛苦,但是却让张丽渤迅速打好了坚实的语言基础和适应社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