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我访问的3个用户都主动强调了“实名制”的重要性,“微信上的人都是假名字,这里有身份证认证。”这不是很麻烦么,“平时聊的很来嘛,人家让你认证下你也不好意思拒绝。”另一位是海峡环球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马继跃老师,他对非实名的用户几乎是零容忍的程度,几乎可以跟“产品没有灵魂”划等号,他每天会在这里发布很多鼓励年轻人的内容,也很受大家关注。前段时间说要退出机遇,但现在还在...看来,每天泡在互联网圈子里,我们对非互联网中产阶级存在着严重的认知偏差。
不做“人脉资产阶级”的生意
事实上,胡世辉之前一直在做社交,他所创办的太美集团做的就是专注精众旅游的Club模式,但他不想再做一遍“人脉资产阶级”的社交,这个另一层意思是,服务一伙精众的社交产品本身显然没有scalibity的。
但到底不是所有人都对拓展人脉有强需求,胡世辉首先想抓的用户有两类,一类是各类市场、BD、销售、媒体、运营和品牌总监;第二类是个人品牌塑造的强需求者,比如模特、艺人、主持人等等。这点跟脉脉的活跃用户现状很相似,但明显“机遇”覆盖的行业范围要大得多。
对这类产品而言,除了沉淀关系,还有沉淀内容的命题,这里虽然发的并非是朋友圈三宝——包包、美女和娃娃,但内容质量显然还有待提高,并不能满足“学习如何营销”这样的目的。
从产品图上,大家应该看到,机遇同样具备类似“会会”发布活动的功能,这也是“机遇”接下来运营活动,运营用户的重要手段,用胡世辉的话说,O2O是运营中的核心点,通过PGC+UGC的方式让用户参与进来,跟各地的商会、协会合作在各地安排“机遇天使”,拨出相应的经费奖励办活动举办者。
在一个社区里,人们不会天然就知道做什么,需要一步步养成;胡世辉说,现实社会有狡诈和欺骗,数字世界同样少不了,社区是会进化的。
作者:Chloe
本文链接: (转载请保留)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