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场长到老总 农场深化企业化改革焕发新生机

  • 发表时间:2018-08-05 13:27 | 巴黎女士女性时尚网 | 点击数:
  • 曝!日本女人竟喜欢男人做这行 小兰邪恶被傉动态图 性感美人一丝不苟女图片女 梨绘 川野优 细头银 关之琳前夫 star 424
  • 图集

      原标题: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深化改革,盯市场,增活力

      “大块头”焕发新生机

      盛夏时节,内蒙古呼伦贝尔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延绵到天际的大草原上,镶嵌着一片片金灿灿的油菜花,牛羊悠闲地吃草,人们在田间辛勤劳作。

      得益于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呼伦贝尔农垦集团焕发新生机,种植结构加快调整,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去年粮豆油总产18.7亿斤,同比增长20.8%;绿色有机作物监测总面积近490万亩;人均纯收入24184元,同比增长18.4%。

      深化农垦改革,让过去人们印象中管理粗放的“大块头”,转身一变,成为有活力、有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企业集团,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在体制机制、产业发展、市场运作等方面为全国农垦改革探路。

      从场长到老总:

      农场企业化改革,激活垦区发展活力

      农场企业化改革是农垦改革的突破口。

      在格尼河农场的一块空地上,一个个“大铁牛”整齐排列,农场场长王士奇说,大型农机统一存放、保养,确保以最好状态投入农事服务中。目前农场拥有200余台套农机,实现了从耕种到收获的全程机械化。

      王士奇回忆,他刚走马上任时,格尼河农场是只有10台农机的小农场,经营模式单一,职工生活困难。“以前农场完成种植任务即可,盈利模式就是收租金,职工干事创业积极性不高,种植技术落后,农场效益低。”

      搭乘农垦改革的快车,格尼河农场推行企业化改革,按照公司制要求,在管理体制、组织结构、经营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造,释放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能。

      改革让农场场长变成公司老总。王士奇说:“有了经营压力,老总们得使出浑身解数找市场、创效益。农场实行规模化耕种,降低生产成本;与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引进繁育良种。目前企业效益实现十一连增,总收入从过去几千万元增加到4.5亿元。”

      牙克石农场场长潘勇介绍说,这几年农场推广市场短缺的优质强筋小麦,每斤收购价比市场价高0.2元,去年增收近1000万元;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饮食等新产业,打造集采购游于一体的综合园区,在新产业新业态中寻找新增长点。

      各农场间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呼伦贝尔垦区集团通过重组、并购、引资等方式,实现同类农场企业、农场与产业公司的整合,推动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与上市企业合作成立呼伦贝尔薯业集团,重点推进马铃薯产业;与额尔古纳市、赤峰糖企合作上马甜菜种植项目。

      “向改革寻求动力,让改革释放活力。”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天喜说,无论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还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垦都应走在前列。在已有改革基础上,进一步理顺“农垦集团化、农场企业化”体制机制,减少中间环节,建立健全协调畅通的运转机制。

      从“老五样”到新花样:

      精准对接市场,做大基地做强产业

      普通高粱长得比人还高,但格尼河农场种的高粱才刚没过膝盖。农场副场长钱贵成说,传统高粱效益一般,矮高粱因水分和蛋白等含量高,是酿酒绝佳原料。农场积极对接市场,与四川叙府酒业合作,以订单农业方式发展8000亩矮化高粱。叙府酒业以每斤1.4元收购,农场每年可获益400万元。

      钱贵成说,农场处在镰刀弯地区,面临“不种玉米种什么”的难题,农场通过调研,改种矮高粱、杂粮等作物,玉米种植面积从4万亩减少到2.2万亩,效益不降反增。

      “开紫色花的是水飞蓟,开白色花的是马铃薯。”免渡河农场场长王树勇介绍,水飞蓟是护肝药重要原料,农场发展1万亩水飞蓟,与辽宁药企签订收购协议,每年收益超过300万元。马铃薯种植面积达4万亩,种薯平均亩效益1000元。

      如今,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了越来越多新花样。张天喜说,过去产业结构单一,以小麦、大麦、油菜、大豆和玉米“老五样”为主,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作为农业领域的“大块头”,集团不断优化品种结构,在确保口粮安全的同时,扩大中药材、牧草、马铃薯、甜菜等特色作物种植,着力构建现代农牧业体系,打造现代农牧业的大基地。目前马铃薯突破15万亩,中草药突破30万亩,认证有机小麦、有机杂粮、有机肉类等产品41个。

      “不仅成为大粮仓,更要成为大企业,拉长产业链,实现农头工尾。”张天喜说,“农业生产从总量不足转变为供求结构性矛盾,集团应该发挥优势,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增加优质多元产品供给,打造农业产业化航母。”

      正值油菜开花时节,金灿灿的花海把谢尔塔拉农牧场装扮得格外美丽,一架架大型喷雾机伸展长长的双臂,缓缓地在油菜地里前移。“农场对标A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采用物理、生物病虫害防控等,生产绿色安全油菜。”谢尔塔拉农牧场技术负责人唐广彬介绍。

      一些地方油菜行情不稳,谢尔塔拉农牧场6万多亩油菜效益如何?唐广彬说,集团投资了合适佳芥花油加工厂,年加工能力30万吨。他们与加工厂签订合同,农场规模化种植双低(低芥酸、低硫苷)油菜品种,提供稳定优质原料,加工厂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双方紧紧地绑在产业链条上,实现双赢。

      合适佳食品公司党委副书记杨志军介绍,芥花油是菜籽油中的高端产品,因营养成分含量高,口感清淡,深受长三角地区市场欢迎。公司上接农场,下连市场,打通了油菜产业链,大幅提升油菜种植效益。

      从大粮仓变成大厨房,向深加工要效益。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在种薯、商品薯种植,薯类加工和主粮开发上延伸产业链。加快推进与药业合作,建设中药饮片厂。采取兼并、收购、参股等形式,组建面粉加工企业。

      “集团耕地面积大,农产品种类丰富、品质好,不能只靠卖‘原字号’过日子,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才能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让农垦真正成为大企业。”张天喜说。

      从单点出招到全面发力:

      剥离社会职能,破解“人地钱”难题

      农垦改革正在进行。改革不是简单拼装,而要经历从内到外的质变。张天喜说,农垦改革迎来机遇期,也是攻坚期,接下来的改革要敢啃硬骨头、敢涉深水区,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才能继续做大做强产业。

      改变“四不像”。过去农垦政企不分、社企不分,各类职能搅在一起,办事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成为农垦身上沉重包袱。王士奇对此深有感触,“以前农场医院设备多年不更新,人员业务水平较低,职工不愿来看病,每年还要花掉300多万元经费。只有剥离社会职能,让农场瘦身,才能一心一意做好生产经营。目前农场的教育、卫生等职能基本移交。”

      剥离社会职能,要和地方政府通力合作。据介绍,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把所属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统一纳入地方政府。对于无法一次性移交的,分步分项剥离。


    Tags: 曝!日本女人竟喜欢男人做这行 小兰邪恶被傉动态图 性感美人一丝不苟女图片女 梨绘 川野优 细头银 关之琳前夫 star 424
分享到:
  • 上一篇:那些靠吃药和抽脂减肥的女孩,都怎么样了? 下一篇:蜜俏vc糖果能减肥,价格合理的蜜俏营养片的功效与作用
  • 相关 减肥瘦身 资讯
    精彩图库
    • 爱美
    • 健康
    • 情感
    • 美体
    Copyrights © 2011-2014 巴黎女士女性时尚网 www.balilady.com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所有照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本站,我们将立即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