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产业的受到热捧,正在让城乡发展走向虚伪速成的歧途?文化界的恶质欺瞒掠夺,已经和尔虞我诈的商界变成一丘之貉?田园牧歌式的故乡,才是人们最安稳的慰藉所在?看完全剧,可以感觉到剧作家还没有摸索出,让他自己和我们都满意的结果。
从整体表演效果来看,《衣帽间》这个剧本的优点就是他的缺点。优点是把人物关系、人物情绪的跳跃把握得流畅合理。但跳跃的同时,也让节奏的高低起伏消失缺位。不过,必须再度强调的是:放松的表演风格,让观众在这出戏当中发现清新之感的美好。
舞台与人世之间,需有脐带相连
英国国家剧院的首任文学顾问肯尼斯·泰南在讨论他对英国戏剧演出和制作之观察的《英国舞台一瞥》(1976年出版)里提到:“只有在台上发生的,与世界上发生的事物之间,有条脐带相连时,剧场才能健全地蓬勃发展。”
咆哮表演法所投射出来的台上风光,是否为真实世界的投射,抑或是过时的表演手段?那样的舞台故事,表演方法,究竟跟现实世界有着怎样的关联?这个问题的形成与探索,也许可以帮助话剧得到更好发展。因为,采用这种表演策略的作品,还在继续搬演。
《衣帽间》故事本身就很戏剧化,但是,导演跟演员处理这个火花四射的文本时,并没有采用此起彼落的单点戏剧化手法去呈现。相反地,他们用放松的身体和互动,来舒展这幅现代生活的众生相。即便,这样寥寥数笔的勾勒,不一定能满足喜欢看“戏”的观众。
用力的、咆哮的、紧绷的剧场风格之外,还有大片“戏剧蓝海”等著创作者去破浪扬帆。话剧舞台多一点放松演出的时代故事、历史人物,还有不说教的生活片段,谁曰不宜?
咆哮表演法,可以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