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在职场扎根。他开设职业介绍所,从介绍保洁、介绍保安开始,一点点获得市场的认可,把小小的职业介绍所,变成被资本看重的猎头公司,开始展望上市和全球布局。这个过程,花费了五年多的时间,在职场上,算是神速,但不算特例,而《猎场》非常耐心地描绘了这个过程。
经典案例,有曲闽京案、陈修风案、赵见蜓案、陈香案,这几个案子,各有侧重,在职场元素和情感因素上,都有非常特别的设定。几个案子是层层递进的,一方面,在职场元素上不断递进,把猎头公司的功能、市场位置、工作方式,一点点讲透了,是非常生动的职场教科书,另一方面,在情感因素上不断递进,用不同的婚恋关系,展现了婚恋众生相,是非常深刻的情感教科书。
这些案子,让郑秋冬的职场素养、职场经历,变得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有说服力。他的污点,也越来越不重要了。在盗取银行信息和曲闽京案中,他坐牢的经历,还会被人提起,作为打击他的武器,在这之后,这件事再也没有被提到了,甚至,在赵见蜓案里,成了他激励和收服赵见蜓的重要筹码。
其次是在人群中扎根。出狱后的郑秋冬,两手空空,完全处于一种“社会性自杀”之后刚刚复活的阶段,但他先是凭借勤奋苦干,收获了熊青春、惠成功和贾衣玫的支持,又凭借真诚和忠诚,赢得了林拜的友谊,陈修风和葵大姐的帮助,把自己的根系越扎越深,直到变成大树。
把人放到人群中,也是这部戏塑造人物的成功之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所在的群体,就是他的性格的最好说明。《猎场》除了直接塑造郑秋冬本人的性格,还通过周围的人来塑造他,这些人,有正面的——林拜、罗伊人、陈修风、葵大姐,中间地带的——贾衣玫、惠成功,以及反面的——袁昆,通过他们的互相作用,清晰地告诉我们,郑秋冬是什么样的人,会和什么人在一起,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又怎样影响到了他们。
这点很像《一代宗师》。《一代宗师》的核心人物,当然是叶问,但它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叶问是什么样的人,而是笔锋一转,去写宫二等人。它告诉我们,他的师傅是什么样的,他的爱人是什么样的。在王家卫看来,这些人都是主角的生命内容。
然后是在人情中扎根。郑秋冬和罗伊人,一开始就在一起了,但却很快分开,直到十一年后,才又走到一起。这和姜伟导演的《潜伏》简直异曲同工,在《潜伏》里,余则成和翠平在第五集就共处一室了,但直到第二十七集,才真正在一起。
更重要的是,通过他们的守望交错,也写出了他们在人情中扎根的过程。查理·芒格说:“要得到你想要的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配得上它。”
郑秋冬和罗伊人,并不存在配上配不上的关系,他们其实很像,甚至可以说是一体两面,像《白夜行》里那两个完全信任、性命相托的伙伴。
经历了这些爱情,他们终于懂得了爱情。郑秋冬变了,罗伊人也从一个“没定力,谁追得狠了,我就跟谁走”的女孩子,变成了会说出这样的话的女人:“女孩子,幼稚的成本很高,最好能在,恋爱的年纪结束它,不然你就会把大好时光和无数的机会都赔进去。最多换得几声同情,等回过神来,眼角就满是皱纹了。我说的幼稚有很多种,其中就有自己骗自己。”
饭要一点一点吃,经验要一点点增长,人际关系要一点点拓展,光认识了还不行,还要用时间去发酵,用共同经历去催化。
所以罗伊人说,她之所以来到杭州,是因为“要和你们在一起,有了共同的利益,就有了共同的方向,志同道合,一起做事。”这也是为了扎根,是扎根的最好方式。
西蒙娜·薇说,扎根是对人来说,最重要也最容易被忽略的需求:“一个人通过真实、活跃且自然地参与某一集体的生存而拥有一个根,这个集体活生生的保守着一些过去的宝藏和对未来的预感。”而每个时代,却也存在着一种她所说的“拔根”的力量,这种力量通常来自军事征服,但多数时候,“哪怕没有军事征服,金钱和经济支配的力量也会强加一种外来的异在影响,激发起拔根状态的疾病。”
郑秋冬和罗伊人却克服了这种疾病,在故事里扎下根来,也在我们心里扎下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