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珊珊表示,男友当时还提出一星期来看一次她,但谁知分手后就再没见过面,也没有了联系。实际上很多人都不了解也不理解白血病人,很多女病人只要病情控制得好,免疫机能恢复,是可以结婚生孩子的,她们和正常人的区别就是按时服药。经历感情挫折,杜珊珊真是怕了。“我也不想再找了,如果有缘分碰上,我还是会第一时间告诉对方我的病情,我不会刻意隐瞒什么。”
对话“女版药神”
已从“爱心筹”辞职 想当瑜伽老师
2月11日,杜珊珊依依不舍地离开老家,踏上了返回郑州之路。她告诉华商报记者,生命无常,要活出自己的模样。父亲杜公德和母亲徐玉真称,一家人需要共同面对,父母永远都是女儿依靠的靠山。
身体状况不允许再做“爱心筹”工作
华商报:你为什么选择辞去“爱心筹”的工作?
杜珊珊:我春节前就已经选择了辞职。在“爱心筹”公益平台工作虽然每月有三四千元的报酬,但工作压力也很大,而且必须要完成工作业绩。我曾经在微信里称“想想这个月的业绩,光想想就能瘦十斤!”我现在的身体状况也不允许我再做这个工作。
华商报:这几年你治疗的费用花谁的钱?
杜珊珊:我2015年确诊后就花了40多万,后续治疗这几年至少也花了五六十万。我虽然有医保,但周口当时并没有将格列卫这个药纳入医保范畴。这些钱大部分是父母借的和打工积攒的,也有我努力工作挣的钱,还有一部分是我生病之前的积蓄。
华商报:你有没有个人生活的规划?
杜珊珊:我曾经也憧憬过,与情投意合的人结合,买房买车,过安稳的幸福生活,但这个病的确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知道这样的人生也许不会实现。
华商报:春节过完了,你返回郑州有什么打算?
杜珊珊:我需要找份新的工作,还需要找个住的地方。我现在不用天天住院,只要每天按时服药,定期去医院复查就行。我原先办过舞蹈班,现在想在郑州找一份瑜伽指导老师的工作,有稳定的收入就行,但瑜伽指导老师要先报名考资格证。
华商报:新的一年,你有什么心愿?
杜珊珊:我希望我能最终摆脱“金豆豆”,买一套带暖气的小房子,就好像我的人生中没有这场病。白血病群体最怕感冒发烧,最怕肺部感染,这些最容易致命。所以,我希望住有暖气的房子。
母亲新疆打工挣的钱
只够买一盒救命药
华商报:杜珊珊是怎样的性格?
杜公德:她还有个哥哥,已经成家立业,女儿现在是我心里最大的牵挂。她从小就很坚强和勇敢,这个病换了其他人,也许人早没了,但她很乐观,还总宽慰我们。打小我就教育她,人不能只为自个活着,人活着要考虑别人,得活出价值。她做公益筹集款帮助了那么多人,我们为有这样的女儿感到自豪。
华商报:您两次去新疆打工能挣多少钱?
徐玉真:我2015年和2018年两次去新疆摘棉花,前一次干了2个月,去年干了近3个月。摘1公斤棉花挣2元,前后挣了1万多块钱。如果按当时的药价计算,这些钱只够买一盒格列卫。
杜公德:我当时也拦不住老伴,她坚持要去,就是想替得病的女儿力所能及地分担一些。
华商报:为了女儿治病,你们现在欠了多少外债?
杜公德:2015年是我们一家人经历的一道坎,我的老母亲病逝,女儿得了这个病,我做的小生意也停了,赔了几十万……为了给女儿治病,我到处打短工。患难见真情,很多亲戚朋友对我说,老杜,孩子治病要紧,欠的钱有了就还,没有就算了,全当是给孩子捐助的看病钱,别有压力……有时候欠人情是还不起的,所以我们两口子很多都是瞒着女儿,就是不想给她增加心理负担,包括她看病的票据,我都有意藏起来,后来是她自己翻找出来,看到这个格列卫的药价,才知道药这么贵……
患难见真情
父母永远是女儿的靠山
华商报:你们知道杜珊珊辞职的事吗?
杜公德:我们都知道了,春节期间我就开导她:你也是一个需要救助的病人,给需要救助的患者筹款,要量力而行,不能没日没夜地工作。“爱心筹”这个工作业绩压力太大了,长期下去,女儿也是病人,她能吃得消吗?说句实在话,我们再苦再累再委屈都不算啥,我去打工馒头就水就能对付,但女儿是病人,一日三餐要好好吃,她自身免疫力低下,一个小感冒都会致命……
华商报:你们对女儿有啥心愿?
杜公德:我们只想她找个稳定的工作,不需要挣太多的钱,不需要太累,不需要超额完成什么业绩,只要治病和吃穿的花销够用就行了,尽了自己的能力,只要女儿心情开朗,病情稳定……可怜天下父母心,得这个病,怕不行,躲也躲不过,需要一家人共同面对,儿女连着父母心,我们养活女儿一辈子都行,我们永远都是女儿可以依靠的靠山。
医生 病友眼中的杜珊珊
很开朗 获评“慢粒军团优秀首长”
2月10日,杜珊珊的主治医生、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七病区主任医师张龑(yǎn)莉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表示,杜珊珊坚持服药,目前病情稳定。
张龑莉介绍,以前慢粒患者治不治也就三年半,但现在只要坚持正规治疗、定期随访,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也可以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成为可控的慢性病,甚至能达到功能性治愈。
张龑莉表示,杜珊珊很开朗,很有爱心,从不像其他慢粒病人那样抱怨,总是很积极向上。她已经坚持治疗近4年,因为她带头和病魔抗争,又乐于助人,热心为病患服务,2018年被评为河南省“慢粒军团优秀首长”。“我们这个慢粒军团有1600多人,我们的理念就是慢粒病人都是在一线和病魔作战的战士,我们都是生死之交,大家抱团取暖,在患者身后有医生、家属,我们做后勤保障,所以组建的慢粒军团沿用了军队的建制,地方团会选出5到8名负责人,设有团长、政委、参谋长。”
张龑莉介绍,杜珊珊从确诊到服用靶向药,目前每年的服药治疗费用大约在1.4万元。而慢粒病人的服药费用在2015年以前,每年需要7.2万元。在各方的努力下,河南省出台政策,为新农合慢粒患者报销80%的格列卫费用,使他们年花费降至1.2万元。
很会打扮 希望像她一样漂亮
杜珊珊提供的“爱心厨房”帮了不少患者家属。在“爱心厨房”里,整整一面墙上挂满了患者家属赠送的锦旗。患儿小庄已经有9年病史,小庄的妈妈说,他们一家送锦旗只是想表达对杜珊珊的感激之情——2018年8月,杜珊珊通过“爱心筹”为孩子筹集了11万元救命钱,为他们一家解决了大问题。